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受益学生15.4万名……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福建在这方面有一系列率先举措和探索。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创新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农村工作机制,定期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率先创建科技特派员、“农村六大员”制度等,为求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基层工作,协调城乡发展,作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统筹区域发展,持续推动山海协作。“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大交通网络的建设,让原来的山区腹地,摇身一变成为拓展内陆空间的先锋;沿海工业“腾巢换凤”的举措,产业向山区大举转移。据不完全统计,“十五”累计新增山海协作项目2900多个,总投资310多亿元。仅泉州与南平,携手10年,多方位合作渐入佳境,合作项目总投资20.48亿元。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多举并行。财政支出重点向教育、科技、三农、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其中,全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治理环境。2007年,我省创新区域性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森林覆盖率一直保持全国第一。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轮子并转。“引进来”,从招商到选商,实现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走出去”,参与竞争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广,从产品领域的竞争,到资本领域的角逐。
肩负使命,“四求先行”,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作出贡献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海西建设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
2007年11月,省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两个先行区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延伸、拓展和深化,突出的是“怎样建设海西”,这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先行来推进海西建设,发挥福建独特对台优势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来推进海西建设。
更高的站位,赋予海西更重大的使命。那么,海西如何先行呢?
2008年8月,省委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及“四个专题”调研成果指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先行、以人为本求先行、好字当头求先行、持续运作求先行,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
“四求先行”是近年来海西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方向。
解放思想求先行,就是要突破桎梏,创新发展,这样才有活力。
- 2009-05-08"海西号"旅客列车首发
- 2009-05-08福银沈海一线通 海西建设再提速
- 2009-05-08专访省建设厅副厅长李尧:释放海西激情 谋划地产发展
- 2009-05-08台湾业者议海西:建设大物流,连接中西部与台湾
- 2009-05-08“海西”拉开“第四通”序幕
- 2009-05-08台媒一直在关注"海西"
- 2009-05-08海西国策 地产腾飞
- 2009-05-08新党主席郁慕明:很看好海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