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汶川重建3周年> 科学重建 > 正文
目睹灾后修复与重建
www.fjsen.com?2009-05-13 16:25? 远林?来源:科学网    我来说两句

多种手段修复伤损

目前震区各地都在大规模修复受损建筑。在30多年前,中国就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震后建筑修复技术。近年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加入,使震后建筑修复变得更方便、更牢固。

许多钢筋混凝土柱在地震中被破坏。对于小块单纯混凝土脱落的,补上高标号混凝土就行。对于钢筋变形的,往往需要用钢筋混凝土包裹,进行复杂的修复补强。

地震还造成许多钢筋混凝土和钢大梁折断,这也不要紧,可以用钢板还有碳纤维布等高科技材料加固补强。

由于今天的工程技术力量十分先进和成熟,震区的绝大多数受损房屋都可以修复并保证强度。不过许多灾民反映,他们在城市黄金地段原可以修复的房屋被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乘机拆除,等于强迫拆迁。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技术问题的范畴。

新房抗震能力优于老房这是常理。但近30年个别新房的设计施工质量颠覆了这个常理。在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事实上这次地震中一塌到底、造成严重伤亡的基本上都是近20年的新房,一些竣工没几天的华丽楼房竟然也一塌到底。反而震中映秀多栋30年前风格的简易楼房没有倒塌;伤亡惨重的北川中学30年前的两栋土里土气的老教学楼也同样未倒,笔者看到老教学楼中的学生在地震中毫发无伤。这些经过大地震考验的老房屋,如果加固质量合格,完全可以安心地使用。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