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海峡西岸经济区全记录> 中央媒体看海西
> 正文
海西:从地方政策到国家决策
6月的福建,天热,气旺,人心齐。
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虎扑篮球: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从2004年福建提出海西发展战略伊始,历经五年磨砺,五年成长,这一发展思路从构想转化为生动实践,终于实现了从区域战略到国家战略的跨越,实现了从地方政策到中央决策的提升。
为什么会有海西战略
站在鼓浪屿的沙滩上,极目远眺,金门大担岛清晰可见,当地人介绍,两地距离最近处只有区区1800米。
省台办副主任吴国胜告诉记者:“台湾80%以上民众祖籍福建。台湾有福建同乡会147个、宗亲会126个,遍布台湾25个县市。福建与台湾存在着地缘、血缘、文缘、法缘、商缘等五缘关系。”
虽然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尽管两地关系源远流长,但是过去由于两岸关系紧张,这一优质资源反倒影响了福建的发展:国家投入少,本地资源不丰富,福建经济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的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与长三角在福建的南北崛起,让福建在区域经济的布局中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如何才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地位?“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福建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挥闽台关系优势,才能为自身的高速发展找到新的强大的动力。”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祥健解释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台的原因。
海西战略由此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应运而生。
2004年1月,时任福建省长的卢展工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路。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