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和谐家庭 > 正文
兄弟和不算和 妯娌亲大家亲
www.fjsen.com?2009-10-23 15:22? 高德运 邱盛林 高才保?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上世纪80年代,光泽县寨里镇的叶雪花、王木兰、王爱兰,先后嫁给山头村高光贵的3个儿子。乍一听,3个女人名字有点关联,其实她们来自不同村落,没有任何血缘关系。20多年来,她们孝老爱幼,互帮互助,情同亲姐妹,为大家庭带来温馨、祥和。

在农村,兄弟结婚、生子总是连得很紧。大嫂叶雪花、二嫂王木兰先生小孩,坐月子都是由各自的母亲和婆婆服侍,可弟媳王爱兰生孩子时却犯了愁。原来,王爱兰的母亲早已去世,在她怀孕6个月时,婆婆又突然病故。正当王爱兰抱怨自己命苦时,两位嫂子坐到了身边,轻声细语地安慰说:“有我们俩在,什么事都不用担心。”王爱兰坐月子期间,两位嫂子就像事先排好了值班表一样,一个白天,一个晚上;一个洗衣,一个做饭。她们宁愿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边哭,也不让王爱兰的新生儿受半点委屈。两位嫂子无微不至地照顾,让王爱兰真切感受到“长嫂如母”的深刻含意。

如何对待老人,是衡量晚辈孝道的一把尺子。早在1985年,公公高光贵就双目失明了。前几年,婆婆健在可以照顾他,1989年,婆婆突然病逝,照顾高光贵的任务完全落到了儿子和媳妇身上。男人心粗,在外干活时间多,服侍老人的事,多是三妯娌来完成。每天打水、洗衣、做饭、夹菜,牵着老人外出活动,这些都由三妯娌轮流做,10多年谁都没有一句怨言,直到公公1999年去世。

高家老三成亲后不久,三兄弟就分了家,但仍同住一起。1994年,老二一家盖了新房后,先搬了出去。人虽然不住一起,但隔屋不隔心。3个小家庭,不管谁家有什么事,只要捎个信、打个电话,兄弟、妯娌准聚在一起,喜事一起分享,愁事一同分忧。去年,山头村盖了不少新房,老大和老三两家一合计,决定在原址上盖一栋砖混房。一个屋顶两个厅堂,大小、结构一模一样。两家人,谁家事急就先帮谁。为盖房,两家都借了一些钱,大嫂自家筹到了钱,还出面为老三借了1万元。老二家也没闲着,王木兰更是今天帮老大家挑砖,明天替老三家搬瓦,三妯娌做起事来,一点都不分谁和谁。

一个家庭里,兄弟同根同源,常常有话好说,但成家后,兄弟经常吵吵闹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其中,妯娌之间的关系如何,往往起到重要作用。俗话说,“兄弟和不算和,妯娌亲大家亲”。叶雪花、王木兰、王爱兰都没有什么文化,但她们都能想对方之所想,急姐妹之所急,不论什么事先为他人着想。

4年前的一个夏夜1点多钟,王爱兰突然肚子痛得在床上打滚,叫丈夫去找村医来,可老实巴交的丈夫说,半夜三更麻烦人不方便,还是等天亮再说。没过多久,痛苦的呻吟声,吵醒了厅堂对面的叶雪花。她过来一看,马上拔腿往门外跑。20分钟后,村医上门给王爱兰打了针、开了药,病情很快得到缓解。事后,王爱兰常对人说,长嫂对她的关心照顾,比丈夫还要细心周到。

今年春节后,叶雪花带着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丈夫留守。这段日子,大哥换下来的脏衣服,王爱兰就主动拿来洗;饭熟了,就叫女儿去喊大伯过来吃。高家老大说,虽然老婆不在家,但有弟媳照顾,家庭的温暖随时都在。

一眨眼,三妯娌和睦相处了20多年。这些年里,她们不但互敬互爱,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也非常融洽。2008年3月,三妯娌被镇妇联评为“好妯娌”,3月8日那天,镇妇联还指定王爱兰上台发言。王爱兰说,自己没文化,当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说得好不好谁也不会在意,因为,她们已经用行动,在无数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让亲人、朋友、邻里感受到妯娌和睦带来的家庭和谐。

来稿请注明“建设和谐家庭”征文。

投稿方式如下:

1.登录福建日报网页传稿系统

2.电子信箱:qzgzb@fjdaily.com

3.传真:0591-87095954

4.信件寄福建日报群工部,邮编:350003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