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戏的兴起,促使了儒林戏的复苏。原儒林戏的发祥地洪塘乡耆老,因追念昔日本乡石仓园儒林班演唱之盛况,便利用做普度酬神演戏的机会,与乡间爱好戏剧者在石仓园旧址附近的真人庙,选拔农家子弟,继承曹氏传统,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办起了第一个以乡为名的“洪塘儒林班”,沉寂了二百余年的儒林戏又重整锣鼓。戏班起初专门为普度演出,首演节目《水漫金山》,戏台搭在位于闽江畔的金山寺,使剧情内容与演出环境天然结合,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四邻乡村纷纷前来邀请,使早期曹氏的府第家班自此从深宅大院走向了民间,这是儒林戏的大突破。“洪塘儒林戏” 时期演出的剧目有《状元拜塔》、《女运骸》、《长亭别》、《柳荫记》、《玉堂春》等,均成为后来闽剧的保留剧目。
儒林戏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大批文人的关注。所以当儒林戏又复苏的时候,退居名人郭柏荫等人便根据《唐人说荟》中的《霍小玉传》,编成儒林戏《紫玉钗》。从此,作为一个独立声腔剧种的儒林戏,便进入了发展和成熟期。到了同治年间(1862-1874),在福州郊区先后出现了“陈厝儒林班”、“汤边儒林班”、“珠湖儒林班”、“潘墩儒林班”、“义序儒林班”等十余家均以所在乡名作为班名的业余性质的儒林班。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原来的七人(俗称“七子班”)发展到了二十人,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拜塔》等外,还增加了《卖画》、《递柬》、《桃花村》等。
卢诗孙病逝后,“醉春园”儒林班便告停演。该班原编剧兼导演高喜福决定重整锣鼓,另起炉灶。他一方面把原来已散伙的部分艺人招回,另一方面亲自物色主要演员,如花旦胜玉环、小生崔传龄、小丑吴友亮等,并配以副角多人组成新班, 取名“驾云天”。该班在福州鼓楼城隍庙首演,由胜玉环主演开台戏《打铁锏》,获得成功。“驾云天”声誉雀起,订戏者源源不断,引起了同行的钦羡,于是在福州又出现了“达云霄”、“赛月宫”、“庆仙园”三个儒林班。随后不到三年时间,又先后成立了“凤麟奇”、“谱云霄”、“仿桃源”、“庆云天”、“乐琼天”、“仿霓裳”、“正天然”等班,与先前的四个班合称为“十三家儒林班”,使儒林戏在历史上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期的儒林戏从福州传到长乐、福清、永泰、古田、闽清等县,而福州城里除了“十三家儒林班”外,又增加了“步云霄”、“海燕亭”、“歌舞台”、“大春台”、“新天然”等班。儒林戏在福州方言地区,已跃居剧苑芳首之位,使其“逗腔”成为后来闽剧的主体音乐。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1908-1911),儒林戏与江湖戏、平讲戏结合融汇,俗称“三合响”,开始形成了今日闽剧的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