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闽剧《贻顺哥烛蒂》喜剧效果构成
②喜剧语言
喜剧语言,别具一种吸引观众的独特魅力。它幽默风趣,诙谐可笑,极能渲染喜剧气氛,在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贻顺哥烛蒂》这出颇受福州市民阶层欢迎的剧目中,用福州方言写就的台词是其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剧作中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构成了众多的喜剧效果,同时还承载了旧时福州市民阶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若观众不了解福州习俗,缺少对福州方言的领会,那么他对此剧喜剧效果的理解体会也将大打折扣。
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戏曲语言应该“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声务铿锵”,“语求肖似”,“字分南北”⑦等。贯穿在这些主张中的基本精神,就是语言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尤其要个性化。马贻顺每一次出场的唱白,就是极富个性特征的语言,如:“这一只依嫂,伊厝就住在这间,人生漂亮,年纪后生,鼻刀做卓卓,眉毛做弯弯,目 做梭俊,头发做青青,嘴傩做瓮瓮,我痛伊入肝;身架生平答,股川做摊摊,给讨来传种,这仔是包生……”马贻顺的首次亮相喜剧效果浓厚,马上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冲淡了前一场悲戚的气氛,同时也道出了以马贻顺为代表的小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我原籍长汀,没大没细没弟没兄,搬到福州,孤孤单单,交头领辗(连滚带爬),经手出关,也积一滴,白银光番,克勤克俭,莫打答关,今年三十八,是很后生。石狮兜开店,丝线独 ,各种颜色,黄红白青,价钱公道,做生意轻声,故意做温温,讲话真答关。”这段自报家门式的唱白,是马贻顺对自己身世的调笑,也是作家借马贻顺之口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勤俭、自强的小商人的成长经历。使得小商人形象颇具有典型性。
剧作中的一些台词在造笑之余,还表现了福州市民阶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