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分析评论 > 正文
“白宫书记案”闭门岂能审出铁案
www.fjsen.com?2009-11-21 15:11?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公众原本希望阜阳“白宫书记案”能成为一个司法领域的亮点。很遗憾,从目前来看,并不足以让人乐观。相反,人们认识到,某些地方盘踞已久的法治灰点和另类“地方保护”的坚固堡垒,亟待得到坚决摧毁。

这桩因案情恶劣而反复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的阜阳市颍泉区“白宫书记案”,就在几乎要拖到公众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进入了“公开审理程序”。然而,让人们意外、愤怒且无语的是,一审的判决并无多少“公开”可言——一审法院甚至悍然拒绝和阻挠了媒体和公众旁听的要求。

说“终于”,是因为这起轰动全国、以骇人听闻的强权置举报人于死地的典型案件,从曝光、司法介入到现在,可谓一波三折,不仅《中国青年报》的曝光被当地有关部门污蔑为“妖魔化阜阳”,检方的侦查起诉也多次反复——在检方侦查期间,曾延长审查起诉期三次,被退回补充侦查三次。

说“悍然”,是因为这个一审法院竟然连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没放在眼里,不单单当着各路记者的面将被害人家属“架出”法庭、以所谓“土规定”剥夺律师使用自己笔记本电脑的权利,更多次将试图“混入”法庭的记者们轰出法庭。只要想想这种公然不合作态度可能付出的代价,就不难看出,一些人在这一案件上的“勇气”和“决心”之大。

可是,一个涉嫌犯下“报复陷害”和“受贿”两项罪名的基层官员,在强有力的恢恢法网之下,其案情到底能有多复杂离奇,竟需要一些部门如此费劲去查办,而另一些人则如此费劲去设障?一种可能是,此贪官在当地罗网密织,案件牵涉面较大,一些人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自然竭力要让审理过程“可控”;另一种可能是,在个别地方,闭门判案、“我就是法”早已成为一种潜意识和习惯,你想监督我就是挑战我的权威、干涉我的利益,岂能由着你!


责任编辑:陈瑜辉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