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决定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互联网及手机媒体上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大
量存在,不仅严重污染网络环境,破坏社会风气,也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铲除这一“毒瘤”,亟需我们重拳出击,彻底根治。
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多次专项行动,对网络“黄毒”制造者、传播者进行了有力打击,对那些铤而走险的涉黄制黄者形成了一定震慑力,收到一定效果。 但无须讳言,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在互联网及手机媒体上“黄毒”依旧存在,不可大意。
有人说,网络“黄毒”犹如痔疮。这话既形象又贴切。痔疮很难根治,即便是做了切除手术,一旦有成长的温床,它就会死灰复燃。网络“黄毒”亦如是。在隐蔽性强、回报丰厚的诱惑下,这些“黄毒”总是死而不僵。每次扫黄行动中,虽不乏一些 “倒霉蛋”应声倒下,但也有一些狡猾者“幸存”下来。他们避避过“风头”,暂时“休眠”,一旦“风声”过去,即又大摇大摆地“重出江湖”、祸害他人。这也就警示我们,打击互联网及手机媒体“黄毒”,须成为常态,不能给他们任何喘息之机。
事实也即如此。如果一个地方执法严格且始终如一,那里的不法分子往往很难有机可乘,社会治安肯定很好;反之即反。网络“黄毒”整治也是如此。如果坚持始终如一的严厉打击,网络“黄毒”自难有立身之地;如果局限于“一阵风”的“专项行动”,网络“黄毒”必然难以根治。
此次九部委联合开展的专项行动,把建立健全防范和查处长效管理机制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显然是看到了过往“运动式思维”的局限,值得期待。笔者以为,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既有赖于明晰界定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做到平时严格依法办事,正确履行法定职责,该打击的绝不手软、绝不拖延,也有赖于充分发挥广大百姓尤其是网民的作用,形成网络“黄毒”“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联防联动机制。只有这样,网络“黄毒”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 2009-12-14“手机黄毒”蔓延拷问垄断央企社会责任
- 2009-12-1112321举报中心:涉黄网站举报明显增多
- 2009-12-11197家登载传播淫秽及低俗内容出版网站被曝光
- 2009-12-11手机黄毒陷入四面楚歌,“房东”当为主唱
- 2009-12-11打击网络色情须倡导社会公共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