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文明风> “纠结”的电摩> 争论进行时 > 正文
新闻1+1:被“机动”的电动自行车
www.fjsen.com?2009-12-16 16:50? ?来源:央视网    我来说两句

白岩松:

没错,有的时候我们会出台一些让你啼笑皆非的、逆潮流而动的标准。姑且把你这个问题留到之后再说,但是我先举几个例子。我们曾经孤立地生产过VCD,短暂的辉煌过一段时间,连朱镕基总理都曾经说过,现在有那么多个VCD的厂,我们简直是没办法。最后不了了之、消失了。我们又出台了准高清的一种标准,号称这是我们自己独立虎扑篮球,不受欺负。一通折腾,现在又烟消云散了,砸到里头多少钱?现在我们在蓝光的背景下,在国际上已经基本接受蓝光这种高清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又出台了自己另外的一个标准,还在生产碟,还在生产机器,但是我相信他卖不了多少台。因为什么呢?更重要的是,当蓝光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数字高清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可能走进我们未来的生活。所以你在这一看,你抱着胳膊就可以看,玩什么呢,一通乱折腾,最后是一番浪费,因为你逆潮流而动。

主持人:

今天我们在演播室里关注的是,一亿多辆电动自行车在明年何去何从的问题,节目稍后继续。

解说:

上个月中旬,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都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赠送的礼物——飞鸽牌电动自行车,这一举动一度被媒体看作是中国对于全球环保低碳经济潮流的响应。但仅仅10余天之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就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遭遇了两头堵的生存危机和舆论争议。

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存废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2002年开始,北京、福州、珠海、海南等地都相继发布了封杀令,曾让电动自行车在一些城市陷入尴尬境地。但气候几年中,由于它的经济、轻便、环保、节能等突出的优势,使得在全国生产的数量无减反增。有网友发帖说,在当下汽车太贵买不起,自行太累不想骑,公交车人太多不想挤,越来越多的城市“禁摩”的现实背景下,选择一辆电动车无疑是最经济、最划算、最适用的。

这种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的交通工具,算起来走进老百姓的家庭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主要是从自行车族分离出来的群体进行消费,在杭州和南京等城市,电动车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汽车。据了解,消费者许多是老年人、职业女性和农村消费者,需要在上下班高峰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电动自行车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今,20公里和40公斤,这两个数值底线牵动着1.2亿电动车消费者的神经。限速20公里就意味着要在路上花更多的时间,限制40公斤内,更意味着电池容量的减小,也就意味着行驶距离的缩短。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坦言,这就如同北京已经发展到了五环外,现在要退回三环内,太不现实。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