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上午,福州四中五名小记者在老师和海峡教育报记者的带领下,一起走进了位于福州市闽候竹岐乡的竹歧水文站。
竹岐水文站是闽江干流入海口的控制站,而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被福建人民誉为母亲河。如何让闽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造福百姓一直以来为各级领导所关注。竹岐水文站作为福建省会福州防汛工作的最前线,在保护省会福州的防汛抗旱,实地工程的研发利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竹岐水文站的历史很悠久,自建立至今经历了好几次特大洪水的艰难考验。
随着海西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政府对水文事业的关注越来越大,对水文事业的投入逐渐增加。从原始的测量工具到高科技的ADCP先进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流速直接得到流量。日记水位计、雨量传感器。一批批先进技术随着海西经济的发展被引进,水文的基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一步步完善。
近些年,由于人类生活的影响、环境的破坏,大量挖沙导致河床下降,出现了“两高两低”的涨退潮现象。这位水文站的测量工作又带去了新的难题。竹岐水文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现在,他们试图建立一个哨兵式的ADCP。
这次走进竹岐水文站,我们五名小记者有幸感受了水文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站在“闽江水文”的船上,迎面吹来了带着寒意的江上清风,船划破江面,激起波光盈盈,浪花朵朵。竹岐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这摇晃的轮船上,在这温柔而粗暴的闽江支流之上,测量着水速、水量、水位。远处,青山隐匿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之中,就像这世世代代的水文工作者一样,默默地,无声的为建设海峡西岸尽着自己的责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在98年特大洪水时,16米8几的水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在各方面设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领导要求水文站时时检测,将数据呈报中央。竹岐水文站的工作人员不辱使命,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在第一线与洪水抗战,林强同志带着干粮和对讲机一人在“孤岛”之上呆了一日一夜,不断记录着水位的实时数据,尽管危机四伏却从没想过退缩。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的是千万水文站默默无闻的工作者身上这种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大无畏精神。在关键的时刻,永远冲在了防洪最前线。真如站训所说的那样 “献身、负责、求实”。
?
- 2010-02-05“千名小记者海西行”走进福州海关
- 2010-02-05“千名小记者海西行”走进网龙:感受神奇的网络空间
- 2010-02-05“千名小记者海西行”走进福建电网
- 2010-02-05"千名小记者海西行":走进海洋渔业厅探索奥秘
- 2010-02-03记2010年“千名小记者海西行”福州采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