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多彩贵州踏春行> 记者采风 > 正文
多彩的贵州
www.fjsen.com?2010-04-06 13:59? ?来源:贵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多彩民族建筑

贵州各民族的建筑也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在房屋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上,贵州各族因居住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物产、民族传统、社会发展等条件的不同,而各有特色。一般说,汉族住房形式多四合院或一明两暗的三开间,大都选在依山傍水的平地,材料多属木或竹木结构。壮侗语系各族多分布在省境南部地区,且多在河谷、平坝建房,生产以水田稻为主,为避免潮湿暑热和虫蛇之害,住房多作“干栏式”建筑。既以竹木构建为上下二层,顶作两坡式,下层无遮拦,用以饲养牲畜或堆放农具、杂物,人住上层,既可通风避潮,又可防避虫蛇侵害。苗、瑶族多住山区,因耕地少,住房多依山坡修建,为利用地势,多建成半边吊脚楼,即将山坡挖平一段作为地基,将房屋建筑其上,前伸部分用木柱支撑,下面形成半边空间,用以关养牲畜,人住上面,一半是地基,另一半则楼板。这种住房由于只有一面有地基,故出入门户多开在后边向山一面,从正面看虽似“干栏”,其实形成的原因和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彝族主要分布在省境西北部的高山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森林资源相对缺乏,住房多用泥土板筑,一般均较矮小,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

另外,在安顺、贵阳等地的各族群众,往往利用当地岩石可分层剥取为石板的有利条件,用以代替瓦片盖房。特别是安顺一带,作为明代屯军后裔的“屯堡人”,不但妇女的衣著装饰还相当完整地保留着明代江南妇女的装束,其村寨布局及各户住房,也明显呈现出军事堡垒的格局。他们基本上仍聚族而居,或几姓共为一寨,周围筑有巨石垒砌的寨墙,每户各成院落,住房除屋面用石板覆盖外,四面墙壁也完全用精工打制的石条、石块垒彻,除门窗和檩条外,基本不用木料,形成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或石头房。

在村寨建筑上另具特色的,还有黔东南东部各县侗族村寨的鼓楼。鼓楼是各村侗族群众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几乎每个侗族村寨都有,有的大村寨还多达三五个。其建筑类似宝塔而别具民族风情,一般三五层,多者可达十数层,全部用木材构建。每逢节日庆典,全寨男女聚集鼓楼前场地,歌舞庆祝,终日不休,遇有全寨大事,全寨群众亦聚集鼓楼,共议对策,一经决定,则人人遵守。逢年过节,各寨相互走访,亦以鼓楼为送往迎来场所。遇有警情,鼓楼又成为瞭望敌情,擂鼓聚众,指挥战斗的中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