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世界各国依法监管互联网 > 正文
全球互联网监管成大趋势 西方话语强势恐丧失
www.fjsen.com?2010-07-30 16:5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互联网底线在哪里

澳大利亚《世纪报》日前的一篇文章称,实际上,很多成熟的民主国家都对网络有审查过滤,在德国,宣扬纳粹思想的内容在互联网上无法打开;而在法国,否认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内容也受到屏蔽,这些都是各国政府对他们认为不良的内容进行过滤。对于“互联网的底线在哪里”的提问,文章称,底线就在于这些内容在民众看来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认可的。

在日本,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很大程度上是被民间推动的。《日本经济新闻》3月18日称,去年日本民间团体对互联网上违法的举报比前年增加了95.3%,多达2.7万件。其中有1978个网站管理人由于不愿删这类的帖子,已经被警方追究刑事责任。报道特别指出,“这是警方在考虑到网络自由、言论自由等后采取的强硬举措”。日本福冈工业大学教授佐藤真木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网络看起来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这种自由表现在传播、阅读、参与上的“随意性”。但这种“随意性”也带来了不真实性和不公正性。佐藤说,虽然经常有人说互联网自由只是对有言论控制的国家不利,但实际上这种自由已经危害到所有国家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有各国针对自己的情况为互联网立法。在日本,许多民间志愿者团体主动上网监视,发现不良讯息后立即举报,一些来日本不久的华人感慨说:“日本的网站有时候比中国的网站还干净呢。”

5年前,如果要问英国人互联网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很多人都会回答“自由”。但5年之后,当英国几乎家家都安装宽带设备,无限时使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对于现实的危害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美联社3月25日称,英国警察已经开始严格要求网吧要“监控”上网者的行为。今后人们在伦敦网吧里上网的话,不仅浏览的网页会被保存,所下载的东西都有可能被监控。英国警察部门表示,他们将定期地查看上网者的档案资料,对他们在网络上进行的活动进行监督,“这么做是为了提高国内公众安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鲍威尔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有道德和法律,在于人们对于无序状态的忧虑,而互联网由于其无限的开放性必然会导致无序的出现。这种矛盾就注定了互联网从一诞生,便会与世界的某些公理发生博弈。鲍威尔说,时至今日,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大,但互联网的秩序迟早会到来的,网络无法也不应该摆脱法律与道德束缚。他说,美欧宣称互联网应“自由”、“开放”等,但那只是表面文章,它们只是想以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争夺国际话语权罢了。反过来想一下,如果让美国允许拉登在华盛顿注册网络电视台,或者让瑞典允许一伙人鼓吹这个国家的领土在历史上属于外国,恐怕这都是做不到的。

“30年前的金融自由化”和“网络自由化未来30年后”

对于互联网遭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法律限制,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从前那个被看作伟大的民主化的力量,早就在法律、商业版权和恐怖主义等问题的影响下,开始带有‘边界色彩’”。芝加哥大学教授杰克·史密斯称,如今很多国家设置了“障碍”,很多企业因为版权问题也会设限,互联网今后会越来越带有区域色彩,信息的流动性正在减弱。互联网不可能成为一个“绝对的世界网”。

对于这种鼓吹“网络自由”的说法,许多网民不以为然。在《金融时报》网站上,一名来自英国的网民kerease留言说,“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完全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征’,首次提出了‘金融自由化’。之后的30多年,以华尔街为中心,整个美国开始向世界推销这套理念,金融业成为凌驾于产业界的帝国,高盛、大摩暴富了,但2008年……在2010年,谷歌开始鼓吹网络无国界,认为当前中国、澳大利亚等普遍存在信息市场完全扭曲和患有政府对信息流动的‘干预综合征’,提出了‘网络自由化’。之后30多年,以硅谷为中心,整个美国向世界推销这套理念,然后成为凌驾于互联网一切规则的太上皇,色情信息随便看了,Youtube啥都能播了,谷歌暴富了,2048年……”

俄罗斯infox通讯社评论员叶普盖尼·诺维克夫认为,互联网说到底是沟通信息的工具,西方一些人说它会分裂,就像有人说世界的电话网会分裂一样,是很可笑的事情。实际上,如电话一样,所有国家都会对它进行管理,这是完全正常的。目前这样的争论只是由于现代科技本身发展远远超过相对迟缓的政治变动。互联网在很多领域把有益的和有害的东西混在了一起,而由于其过于迅猛地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在互联网秩序上有真正的国际共识。


责任编辑:陈玮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