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沿海的抗日武装在中共福建省委及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始终贯穿着艰难的反顽斗争。
抗战初期,福建境内国共和谈成功,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仍然存在斗争。1938年春,福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江南抗日后,国民党福建当局和驻军认为“调虎离山”的目的已经达到,露出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下令“无论民军或红军或地方任何部队,一经改编为抗日队伍,出发杀敌,已无设立留守处之必要”,“尚有在闽设留守处从事活动者,应即严予取缔,一律取消。如有违犯不遵命令,一律视同土匪严办”(《江声报》,1938年3月15日),先后制造了“泉州事件”、“宁德事件”等摩擦事件,对留在福建的共产党人和自卫武装进行打击清剿。为减少损失,中共福建地方组织及时执行中共中央“保持南方革命战略支点”的战略任务,迅速转入秘密活动状态。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把重点转向对内,制定了一系列“反共”、“防共”、“限共”、“溶共”的政策,取缔共产党组织,抓捕共产党人。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当局以泉州地区日军尚未登陆为借口,强行解散“晋南联乡抗日自卫队”,迫使联乡自卫队武装分散隐蔽。曾为抗日立下大功的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同样遭受国民党顽固派迫害,为了保存抗日力量,中共闽中党组织决定将游击队和工作人员向其他地区撤退转移。
由于设在闽北的省委机关驻地遭到国民党顽固派大规模的军事围攻,省委不能直接领导沿海的抗日游击战争。1941年7月下旬,闽北反顽自卫斗争局势稍缓,省委立即将省委武装主力组成“省委南下抗日挺进队”,由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助率领经建阳南下闽中。8月1日,挺进队途经建阳、顺昌交界的东坑,突遭顽军和土匪袭击,王助牺牲,挺进队被迫撤回。1942年夏,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从江西上饶迁到闽北,加紧对共产党组织的清剿。1943年春,顽固派对闽北基本地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第三次军事围攻,致使省委领导对日斗争更加困难。在福建沿海抗日最关键的1941年春、1942年春和1943年春,国民党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和福建顽固派置民族利益于不顾,以数10倍于我的兵力,对闽北基本地区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围攻。省委机虎扑篮球:1943年底迁至闽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避过顽军军事围攻的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