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遗成功是武夷山景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起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就在武夷山人民欢庆申遗成功之时,武夷山的决策者们清醒地看到了保护与开发间存在的问题,武夷山决定从2001年6月开始实施总投资约3 .4亿元的世遗二期环保工程,实施新一轮的环境保护与提升工作。
继续有计划外迁景区内居民,积极扶持周边村民的发展 从世界遗产申报成功到2009年,10年间景区直接投入景区乡镇村的扶持发展资金就达4000多万元。先后对核心景区村民进行两次外迁安置,共拆除建筑26万平方米,外迁居民1186户,5300多人;新建区外安置住房1165套(栋)、茶叶加工厂房169个(间),面积27万平方米。景区发展直接带动区内村民劳动就业,许多村民放下了镰刀和锄头,成为茶老板,旅游企业主,成为景区的导游员、竹筏工、保洁员、花轿工、绿地管护员等,还有的成为景区基层的管理骨干,目前,在景区内直接从事相关工作的景区村民达1600多人。景区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周边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他们分享到景区发展的成果,使景区发展更加和谐稳定。
实施景区畅通工程,提升旅游品质 武夷山双遗产申报成功后,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游客逐年增多,2007年进入景区游客就达229.19万人,较1999年增长了3.6倍,但是,由于省道和县道横穿于主景区,景区游览道成为过境公路,外地及本市车辆可随时进入,过往车辆多、尾气排放污染严重、道路狭窄、弯道多,停车场容量小,经常造成交通阻塞,大片绿地遭受破坏,一到旅游高峰期,路不通,游不畅,人难行,人、车、路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景区生态保护和交通旅游秩序造成极大影响,存在着许多不安全隐患。为此,武夷山景区投资1亿多元实施畅通工程,建设景区内部停车场、运行通道、停靠站点等服务设施,组建环保观光车分公司,购置了1百多辆环保观光车,实现一次性有效运力达3800多人。2008年1月28日,武夷山景区开始实施畅通工程,对区内道路交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行”。畅通工程实施以来,景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旅游舒适度明显提升,旅游品质明显提高,环境污染明显降低,运力增补充足,服务全面到位,受到社会各界充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