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工资发放再度挑动劳动者敏感的神经。近日,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传来一个消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望在跨国企业、民营企业等率先大面积达成。
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在上周举行的全总第十五届五次执委会上透露,全总启动了一个特别的三年规划:力争到2011年底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到60%,2013年底达到80%以上。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世界500强在华企业、非公中小企业将是这项工作的重点。而据最新一期《瞭望》报道,跨国企业、大型央企和民营企业亦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
所谓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形式、收入水平进行平等协商,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这项制度能够有效缓解劳资矛盾,其达成的工资集体合同被称为工会的“牛鼻子”。
力促劳资和谐
事实上,我国早在2000年就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但由于企业积极性不高、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人才缺乏等原因,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进度相对缓慢。
2010年是劳资矛盾多发的一年。从富士康跳楼事件到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代表工人利益的全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全总去年提出了“两个普遍”的工作目标,即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截至2010年9月底,共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人。
今年提出的三年规划可以说是“两个普遍”的延伸,目前重点确定在三个方面:一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二是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三是世界500强在华企业。
此外,国有企业也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重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总主席王兆国曾在全总十五届四次执委会上讲到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提出“国有企业要带头”。
而事实上,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上仍有许多需要提升之处。
另据记者了解,在全总提出三年规划之前,已经有北京、青海、天津等多个地方率先制定了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
王玉普强调,要力争到2013年底全国企业法人建会率达到90%以上,全国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90%以上。今年要着力落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三年规划,根据各类企业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
记者注意到,在2011年全总的五项工作中,协调劳资矛盾、增强工会覆盖率和凝聚力、维护职工利益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