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5日电(财经频道 马丽)2011年春节刚过,很多企业又陷入招工难的困境,“用工荒”难题已从东部沿海企业扩至中西部地区。面对不断扩大的劳动力缺口,其背后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企业招不到工人,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福利保障等一系列矛盾已日益显现。面对每年同期上演的“用工荒”,专家们从政府、企业、劳动力市场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层剖析,全面解读导致“用工荒”的原因。
区域经济布局调整 部分企业产业升级滞后
据了解,从全国范围来看,每年的“用工荒”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机械加工、宾馆餐饮等生产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均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依靠较为廉价的生产力,通过对产品加工制造赚取规模效益。
对于今年我国出现的“用工荒”乃至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现象,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表示:“这是由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令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分流。这反映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
近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原东部地区很多制造类企业加速西进步伐,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因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产业调整转移进程的加快、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弱化,部分地区劳动力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对此,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张翼指出,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但就产业结构升级来看,企业的换代速度还有待提高,“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里面,尤其是制造业,低端产业仍然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如果这个结构不改变,东部城市跟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争夺战将会一直打下去”。
同时他还认为,由于人口结构性变化所致,“受过职业教育的80后农民工数量增长得非常快,如果产业仍然在使用初中毕业生和小学学历的农民工来做劳动力的话,那你要招到人就会越来越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