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探路能否推而广之
开发商不缺钱,尤其是大开发商手里资金充裕,去年万科、保利等等大开发商还购得不少地块。迄今,大开发商继续经营开发房地产项目没有什么大问题。
而人们担心的是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从何而来?过去十几年住房制度改革只有一项与钱有关,就是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但是如此大量的“补课”,资金来源必然吃紧。各地政府面对保障性住房问责,叫苦找不到资金。
目前,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几种方式:一是财政资金支持,一是来自市场的资金,假如制度设计的好,保障性住房是有一定收益的,只是利润很薄,不会有30%以上的高收益,更不可能有暴利。
很显然,短期内政府一定是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主要来源,靠吸引市场资金,当允许有观望期,开发商主要看保障房的制度设计是不是能保证投资人的长期收益。这一点,美国的经验是能够借鉴的。
近期南京采用新的办法,用社保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看上去很像政府将资金左兜转右兜。其实不然,南京的模式值得关注。
据媒体报道:南京四大保障房项目总用地5.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980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8万多套,总投资约350亿。“十二五”期间,南京还将启动新一轮1000万平方米保障房项目。南京的保障房建设是以城市组团的形式进行,配套齐全,并且都规划了地铁或轻轨交通。可见资金需求量之大。
社会保基金首次向南京提供的资金为30亿元人民币。具体操作为:全国社保基金以信托贷款的形式向南京市保障房建设有限公司发放30亿元贷款,期限2年11个月,利率6.05%,由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发行,民生银行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南京的办法,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打开了新的思路。而且是利用融资手段,非简单划拨方式。这也是引起多方注意的关键。笔者以为,动用社保资金解决保障性住房是一个思路,关键还是在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能否公开透明有效。从南京的做法看,社会保资金通过第三方运作,由信托公司向开发商提供资金,符合政府承担保障房建设的普遍做法。
但是,这样的新政和做法,由谁监督?谁保障其资金的流向?这些应当在运作前都有所考虑。毕竟社保资金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资金。按照国家审计署发布的19省市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建设资金不到位、套取挪用资金、保障房没有保对人、房屋质量堪忧等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还存在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犯罪现象。社保资金是人们的养命钱,人们当然有理由疑惑,这样的投资能不能保证其投资的长期受益,或对于社保资金来说,会不会是“竹篮打水”?
无论如何,南京开始探路,是否有推广价值,探路结果很重要。
曾经有评论认为,中国人爱买房不是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透视的经济问题。笔者很赞同此观点,看上去并非十分理性的消费行为不过透视了人们对于分配不公,和收入增长预期担忧的心理,背后还是经济现象。因此,关乎民生保障“居者有其屋”,要从解决经济矛盾入手,从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入手,从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入手。(资深财经评论员:倪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