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
www.fjsen.com?2011-04-25 10:04? 吴升辉?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我来说两句

3闽西的“卢森堡”:中共大源村支部

上杭县古田镇大源村,地处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的梅花山麓。1926年,该村在虎扑篮球:集美学校读书的进步青年官觐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到闽西进行秘密活动,并于1928年春在家乡建立了党组织。这年夏,他和胞兄官觐玖在家乡组织赤卫队。后于1929年春,在古蛟地区组织了游击总队。同年7月和12月官觐瑶兄弟俩分别参加了中共闽西“一大”和古田会议。之后他们被调往连城工作。在官觐瑶等的影响下,全村有50余位农民参加了游击队。这年冬,从大源村参加游击队的人员中,调官近璋、官先灿回本村组织赤卫队,举行武装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整顿党的组织,任命官觐敏为党支部书记,官近都为村苏主席,并健全群团组织。此后,闽西革命领导人张鼎丞、谭震林、郭滴人、方方等都在大源村活动过。

1930年冬后,国民党对闽西苏区进行多次军事“围剿”,大源村由于处在苏区边沿,屡遭国民党军队血洗,全村有133人为革命牺牲或遭敌摧残致死,剩下的最后迁移至连城县境内居住,该村成了无人村。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闻知,称大源村是闽西的“卢森堡”,送来了枪支、弹药和军号,并把离散的92人召回大源村重建家园。大源村重新进行了组织机构整顿,重建党的支部和苏维埃政府。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由于大源村山高林密,群众基础好,先后保护了40多位到该村避难的革命同志。该村人民在党组织领导下,坚定走革命道路的决心,坚持游击战争,有30多人参加了游击队。

1941年,大源村人民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和遇难群众,自发地在村旁建造起一座近100平方米的公墓,墓碑两侧镌刻着张鼎丞题的一副对联:但愿子孙相继起,能和先烈共流芳。横批是:浩气长存。还把烈士分甲乙丙三等,刻在石碑上。解放后,大源村被评为古田镇唯一的“革命基点村”。

责任编辑:黄丽红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