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和夫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教授,在长达68年的从医实践中,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开辟了肝癌基础临床研究的新领域,使我国的肝脏外科研究与诊治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吴孟超的“大医”本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发扬光大,而且在实践中实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
吴孟超的医学科学精神
吴孟超的医学科学精神,表现为他对肝脏外科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严谨求实和理性态度。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肝脏外科尚处于草创阶段,肝病的治愈率非常低。吴孟超敏锐地认识到,要取得肝脏外科的关键性突破,前提是弄清楚肝脏血管走向及其分布规律。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以吴孟超为首的“三人攻关小组”,在当时技术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过数十次试验,失败、尝试、再失败、再尝试,最终摸清了中国人肝脏血管走向和分布规律,提出了中国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学新理论,这一发现迅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为我国肝脏外科手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吴孟超的医学科学精神,表现在他永不衰竭的创新意识,从而在肝脏外科领域创造了中国和世界的诸多奇迹:例如中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世界第一例中肝叶肿瘤切除手术,首创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等等。吴孟超的不懈创新,使他在我国肝脏外科领域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吴孟超的医学科学精神,表现在他在肝脏外科领域带出了一个团结合作的科技创新队伍。吴孟超的师道情怀最为人称道,他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要求严之又严,在生活和成长道路上关心细致入微。吴孟超坚信,弟子不比不如师,衡量一个导师是否合格的最终标准是看学生能否超过自己。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吴孟超研究生系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从而在肝胆外科战线上以他为首形成了一支人才济济、团结协助的团队,被誉为“吴氏人才反应堆”。
吴孟超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强烈的怀疑批判态度。上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肝脏外科手术普遍采用“低温麻醉法”,手术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吴孟超不迷信经典,他设想如果在病人的肝动脉和门静脉上装个“闸门”,把血拦截在肝脏外,到一定时间恢复供血,就在这一开一关间歇期切除肿瘤,就可以大大减少出血。这一设想在临床上大获成功,使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吴孟超将此取名为“常温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这项成果后来在全国推广,并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