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 福建纪事 > 正文
黄花碧血铸英魂 ——黄花岗起义八闽志士事略
www.fjsen.com?2011-10-09 16:4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闻起义 志士应声云集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于当年农历十月十二(以下日期均为农历)在马来半岛槟榔屿召集同盟会重要骨干开会,决定募集巨款,集中人力在广州再次发动大规模起义。吴世荣、黄金庆等闽籍华侨革命志士参加了会议。1911年初,林文在日本东京收到黄兴、赵声从香港的来信后,立即与在日本的同盟会福建籍会员开会研究,商定由他去香港参与筹备广州起义事宜。同时派遣林觉民回福建动员革命力量,准备响应广州的起义。林文、林觉民、方声洞先后到香港,担当以黄兴为首的起义筹划指挥机构统筹部赋予的重任,为筹划广州起义而竭尽全力。

林文,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林文与林觉民、林尹民俱以激进知名,时称“三林”。在孙中山影响下加入同盟会,为福建留日学生领袖人物。林文“廓有大度、负殊力,多大略”,人呼之为“林大将军”,极见重于孙中山和黄兴。1911年春得知同盟会再图在广州起义时,林文刚大病初愈,仍与林觉民同舟赴港。

黄花岗起义原定1911年三月十五,由于部分汇款和军械没到齐,一延再延。此时,一位同盟会会员因过于悲愤,单独行动刺杀清廷广州副都统孚琦,引起广州当局警觉。革命党人运来的100多支枪和若干子弹,又不幸被清方间谍破获。风声越来越紧,清军随时都有可能采取大围剿。同盟会同志陷入了两难境地。有人建议取消计划,但多数志士仍然强烈要求继续起义。林文到黄兴处,代表福建革命党人表示反对改期,力主按预定计划发动起义,他对黄兴说:“不但不能改期,且须速发,方可制人。”林文的态度让黄兴更坚定了按期发动起义的决策。

林文、林觉民不仅动员和组织数十名日本留学生赴港参加广州起义,而且为发动福建响应广州起义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月上旬,林觉民回闽策动响应。他在福州十天,无暇顾及父母和有孕的妻子,日夜奔波,多方联络,使福建成为响应广州起义最轰轰烈烈的省份。

冯超骧,福建南平人,在闽江口炮台任职,1906年随汉族独立团全体成员加入中国同盟会。林觉民回闽招募起义同志,冯超骧的父亲正重病垂危,妻弱子幼,家中无人照料。林觉民劝他暂缓起程。但冯超骧执意同往,并言:“国事公也,家事私也,吾爱父之心,何尝不百倍于常人,顾此当舍此从公。吾宁负父之大罪,不敢失此千载难逢之机,而终为亡国奴也。”其父也教导儿子移孝为忠:“你去为国努力,勿以我为念。”赴难生离的激情豪语,使在场的林觉民感动得泪流满面。

经林觉民和同盟会福建分会的动员,福建志士分两路坐轮船转道香港赴广州参加起义。三月十九,林觉民、刘元栋、冯超骧、刘六符(又名刘锋)等先行,从马尾港乘坐轮船赴粤。同盟会福建分会还派会讲粤语并对广州熟悉的方应团、李长顺等与他们同行,作为向导并一路照应。经刘元栋的动员,闽县郭宅乡(今属福州市仓山区)有多名农民以去“修建铁路”名义赴粤参加广州起义。同盟会会员吴适回连江,动员当地具有秘密结社性质的反清组织光复会20余人,于三月廿五由连江透堡直趋马尾,乘轮船转赴香港。

据统计,福建革命志士从日本和省内先后赴广州参加起义的最终有40多人,方声洞一家有其妻王颖、兄方声涛、姐方君瑛和嫂曾醒、郑萌等参加辛亥广州起义的准备工作,方声洞更是直接参战,被誉称为“举族赴义”,成为辛亥革命的佳话。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