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2年全国两会> 两会要闻 > 正文

代表委员建言遏制"嘴上腐败":大吃大喝须"严刑重典"

www.fjsen.com?2012-03-07 13:39?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两会特稿·热点观察)大吃大喝须“严刑重典”——代表委员建言遏制“嘴上腐败”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顾瑞珍 南辰 吕晓宇 傅勇涛)“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三公经费”的论述,在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共鸣。

代表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中央有关部门在公开“三公经费”上迈出坚定步伐。但是,面对各地暴露出来的公款大吃大喝顽疾,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制度的执行力度,一方面也急需“严刑重典”遏制“嘴上腐败”。

“三公经费”公开 吃喝之风依旧

从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到去年年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查中国政府中央财政“三公”经费决算支出的情况,2011年,“三公经费”的公开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

代表委员们认为,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从中央到地方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决心很大,起步喜人。

“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富润 (浙江 )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赵林中依然关注“三公”尤其是公款吃喝问题。作为一名企业经营管理者,他坦言:“我本身既是这种风气的受害者,同时又无奈地成为这种风气的助长者——经常请吃和接受吃请。”

曾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虎扑篮球:遏制过度应酬、公款吃喝》建议的赵林中,为记者列举了调查后整理的过度应酬、吃喝之风泛滥的表现,他认为公款吃喝应酬已慢慢变成“灰色腐败”。

“适度的公务接待是开展工作的需要。”赵林中说,但超过了一个“度”,就会导致巨大的负面效果。

公款吃喝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公款吃喝的目的、过程及费用来源的隐蔽性和模糊性,都导致其实际开支成为难以统计和羞于公开的糊涂账。”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对此深恶痛绝。

  • 责任编辑:林诚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