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新闻>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 基层亲历 > 正文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赵林参加“走转改”活动体会

2012-05-09 16:46:01??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二、 抓好布置,带好队伍

在亲身参与“走转改”活动中,我认识到开展“走转改”活动,是让新闻宣传工作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新闻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始终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新闻队伍的迫切需要。

因此我与领导班子一起,结合首次“走转改”的经验,结合频率的实际,进行了多项工作的布置。

首先是设立多个工作联系点,由频率班子成员带队分赴联系点,督促指导活动的有序开展;

其次是要求结合“走转改”改进节目,在全天新闻中优先安排播出有来自基层声音的录音报道,引导记者改进文风。并在重要节目《福建新闻》和《直播福建》开辟专栏,重点播出“走转改”中的好作品;

第三是为了从制度上保障走转改常态化、有实效:规定每名记者每月必须从事件现场发回录音报道或现场报道10条,以确保记者走基层,并与每月记者的绩效考评挂钩,并将走基层的表现作为推荐评定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确保记者“真下去、真深入、真转改”;

第四是对编播和其他从业人员每年也安排时间,参与对基层的采访报道,增加其对基层生活的了解,以增强其新闻工作的政治意识、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第五是带好一支队伍:通过附件广播新闻协作网,带动全省广播新闻记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确实“走基层”的作品给予倾斜奖励,并精编其中的好作品供中央台《中国之声》新开辟的“走转改”专栏《基层中国》选用。这些措施对以后“走转改”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指导写作,落实效果

在“走转改”活动中,我在频率建立节目创优向“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作品倾斜的机制,大力鼓励记者创作更多的深入基层、反应社情民意新闻精品。与此同时,我还参与制定选题,安排记者赴基层采写创优稿件,并与他们一起讨论用更为鲜活生动的方式来表现新闻事实,使“走转改”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在石狮市有一个特殊的爱心馒头店,只免费把馒头送给贫困的人,拒绝卖馒头,店里的伙计从不接受记者采访,更没有人知道幕后老板是谁,馒头店开业从2011年夏天开业就一直默默的奉献着爱心。在2011年12月走基层活动中,我指派记者连续两天从早到晚蹲点采访,并要求他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这个爱心馒头店用无言的方式传递着人间大爱。

新闻专题《大爱无言——一位记者眼中的特殊馒头店》以“日记体”的方式用记者的声音讲述了新闻现场记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平实的语言进行现场细节刻画,生动的音响和后期精良的制作,使收听者无不为这个小小馒头店无言的大爱所打动和鼓掌。节目播出后,听众纷纷来电、来信表达对爱心馒头店的敬佩和赞许,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福建省新闻战线“走转改”好新闻评选中荣获广播新闻专题一等奖。

我在“走转改”活动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推动并深化新闻报道机制改革,就要把建设一支能把握正确社会舆论的广播记者队伍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发挥广播新闻特色,注重新闻时效,强化快速反应的记者队伍建设。我们今年将强化记者队伍建设,构建一支更为机动、灵活、高效的记者队伍。对上能及时配合形式搞好宣传报道,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对下能关注民生,反映群众心声,应付突发事、紧急事以及灾害性天气、重大事故等的报道,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及时沟通工作。在做好宣传报道的同时,让我们的记者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主流媒体应该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研究人民群众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态度,研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经验表明,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基本情绪了解得越多,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强。因此,我们广播媒体必须坚持“走转改”,反映基层的声音,让这来自福建的声音更生动、更大气、更有力量!把“我们所说的”和“群众想听的”统一起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新闻信息需求,真正使媒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