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发展创新之路 2012-10-11 15:3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我来说两句 |
王莲菊将新农合报销情况贴在医院的专栏里供参合人员查询(2012年6月2日摄)。新华社发 (张春雷 摄)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苗家村中心卫生室医务人员为该村农民王士昌(左)报销药费(2012年6月1日摄)。 |
湖北省宣恩县中坝村67岁的村医田远相(右)指导儿媳妇文庆华配制中药(2012年10月6日摄)。今年67岁的田远相是湖北省宣恩县中坝村整整干了50年村医的土家医生。1962年,没有上完初中的田远相回家跟父亲学医。在医药匮乏的年代,贫困山村里的这对“父子村医”成了村民健康的“守护神”。50年后的今天,田远相与他的儿媳妇文庆华继续为村民治病,田远相在卫生室坐诊,儿媳妇文庆华大多数时间则穿行在乡村,负责农村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相关工作,“父子村医”变成了“公媳村医”。田远相说:“我在村里当医生50年,也见证了这些年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可以说是一年一个脚印,农民看病难就医难正在得到解决,我这个老医生,看到这些打心眼里高兴。” 作为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为占我国人口总数近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实现病有所医提供了保障。据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介绍,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8年实现了全面覆盖,参合人口数从试点初期的0.8亿逐年稳步增长,截至2012年6月底将8.12亿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 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左右。2011年,有13.15亿人次从新农合受益,次均住院补偿额为1894元。2012年,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新华社发(宋文 摄) |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