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2014东南网网络行公益活动> 走进泉州 > 正文

利园农业技术公司:发展既经济又生态的农业

2014-06-09 19:52:04?谢玉妹?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叶嘉在向采访团做介绍

冷棚栽培

东南网6月9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生态建设,除了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污染外,更要想方设法生产绿色产品,从源头上保持生态平衡。全国网络媒体视频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态行走进位于惠安的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了解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生态环保。

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由中国利农集团福建公司全额出资正式成立,主要从事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研发、种植、加工与销售,是一家综合型的国际化现代农业公司。2010年6月,公司被评为“泉州市百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据公司副总经理顾叶嘉介绍,公司每年在基地试种西红柿、甜椒、辣椒、黄瓜、南瓜、生菜等2000多种子公司提供的各类种源,并从中筛选出适合企业基地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5-8个最优品种,投入大面积种植。“每亩大概投入8万元,产出15吨,产量高、品质好,又耐储运,冬天的时候,大部分都运往北方。”顾叶嘉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尝试无土栽培,其优势是水和养分可以控制,且能按照不同植物配置不同肥料,降低农药使用率。“关键是无土栽培是植物与土壤隔绝,保证不会污染土地。”

据悉,利园农业技术(泉州)有限公司长期聘请国家级农业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顾问组,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为节约灌溉用水并提高肥料利用率,公司投入1800万元铺设了3500亩的喷滴灌管道网络,实现基地水肥一体化网络全覆盖。这一举措可节约50%的灌溉用水,让肥料的使用更加精确,减少浪费和农残对土壤的污染。同时,利农肥料的有效成分多以有机化合态存在,易被植物吸收,相比传统种植时大量使用的化肥,它更可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利农拥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农药的采购和施用都经过集团的统一采购和标准化植保管理,采用种苗嫁接、防虫网、黄(蓝)板、银灰色地膜、诱虫杀虫灯、天敌、性诱剂、植物驱避、生物农药制品和土壤物理消毒等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量减少农药的施用。

基地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产生蔬菜废叶、废枝,他们经收集、粉碎后,就地还田。另外,公司对肥料袋回收利用,生产企业也对农药包装袋(瓶)统一回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至于农膜等可回收物资,则统一交由专业的回收公司处理,既发展经济,有保护生态。

利园农业基地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当地环境,这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基地的建设,周边农田、荒地的土地得以连片开发,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也不断得到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但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强了农业服务的功能,更带动了周边村产业的发展,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据悉,基地建成至今已培养农村劳动技术能手400人,每年安置周边村劳动力300人,人均增收18000多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