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佛光普照的地方
2014-06-16 23:51:02?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最早认识莆田人是在1974年,那是我下乡插队当知青的头一年。彼时在闽中岩城乡下工作的父亲请来一位20多岁的木匠,为家里打造几样家具。这位年轻的木匠姓陈,宽宽的国字脸,身材魁梧,怎么看都像极当时戏台上英雄人物的造型;而感觉有些落差的地方,是他那独特的地方腔调,即听他讲话有些像北方人那样卷舌,听起来有些别扭,一问,方知是来自莆田的仙游。那时我十八九岁,正是心中多梦季节,见他是莆仙人氏,就立马冥想开来,凡能与“仙”字联结起来,一定显神奇,够超脱,人在“仙界”文化长久浸润下,谅多奇巧,会变通。果然,这位木匠出手不凡,可为莆田人长脸了,他精心构思制作的的木头床,其正面横排挡板雕着的一对凤凰,栩栩如生;中间镶嵌着一面椭圆形的镜子,平添几分灵动色彩;两侧再佐以数根糖葫芦状的小木柱,凸显典雅风格。那时候农村物质乃至文化生活十分贫乏,某家若出现丁点与文化与文明有点关联的事,即刻成为生活中的亮点。于是乎,新颖家具的视觉冲击,引来不少省城下放干部的参观并仿制。 这是莆田人给我的最初印象:勤奋聪明,心灵手巧。 此后数年,我选调进入铁路部门,先是在满地油污的车间里修理火车头,接着到机关舞文弄墨,期间到过四五个单位任职。惊奇的是,不论我走到哪都能遇见莆田人,此种现象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应证莆田籍人丁兴旺,事业发达,为了扩展势力(当然是从生意角度而言),为了展示才能,或者更直白地讲,是为了克服地少人多的局促,为了拓展生存空间,他们志在四方,闽省乃至全国全世界皆可见他们像蜜蜂采蜜般忙碌的身影。多少年来,莆田人凭借他们的勤勉和才智,所到之处,皆能留下一片赞美声,将其归结起来,除了“劳动美”这个主题曲永远不会走调之外,还秉承着“抱团取暖”的莆氏天性。我在永安机务段待过8年,见过一批1959年统招入路的莆田人,多为初中毕业生,他们吃苦耐劳,工作上你争我赶,涌现不少先进劳模。例如来自湄洲湾北岸的郭凤仪,是有着全国节能标兵集体荣誉称号的1842机车组的司机长,1979年他曾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现在,这位已经退休多年的老蒸汽机车司机正巧与我是同栋楼的邻居。认识他几十年了,他一直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纯朴内敛,与人为善。 说实话,我所认识的莆田人,或许纯粹得益于其淳厚的乡风民约,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唯多简朴二字。勤于创业,善于持家,这是莆田人为人处世的鲜明特征,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老话来。以至我在《简约为美》这则小文中,还特意提到一位我敬重的莆田文化名人来佐证这个并非所有人都能求而得之的特性:“若往深里探究,简约是人性的返璞归真,也是艺术的炉火纯青。人未到一定火候,是难臻其佳境的。例如2010年去世的福建莆田籍老作家郭风,晚年散文散淡如水,雅致大方,有大智若愚之韵味。诚如冰心所评述的:‘由绚丽归于平淡’。文淡如水,却又显厚重,这就是简约者的睿智,是健笔者的楷模。” 在我看来,像群星散落异域的莆田人,最能体现他们共性之处的,就是天生的坚韧与团结。坚韧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团结则是内外兼修的体现。莆田人氏的口碑传播,倚重的就是“异常团结”四字,少纠纷,少内乱,更少内伤。就好比一堵坚固耐用的墙体,由于内实,美观大方的外形就有了长久依附之基础,于是抗风挡雨,无所畏惧——此乃整体的力量!是一种铜墙铁壁般的整体美!古语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何况是无数的莆田人?其组成的一个牢固整体,便昂然自若起来;兹乃品牌标志,令人不敢小觑。假以时日,若能在大方、大气上再进一步,则更完美矣。 除了其地域文化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抱团取暖”这个最原始特性外,那些优良传统诸如诚实、本分、信用等等,也在莆田人身上较为突出地表现出来。印象至为深刻的是2011年8月9日《每周文摘》转载《湄洲日报》许晨聪(其为《湄》报的总编)的一篇文章《一块五的遗言》,讲述本土一个目不识丁的名叫周庆姐的老妇女将名节视若金贵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周庆姐在病重无法起床之际,令她念念不忘的是一次买海蛎欠摊主1.5元的事,再三嘱咐儿媳去集市寻找那个卖海蛎的胖女人。老人走后,亲人整理遗物时发现,有几张别人欠她钱的借条,多者上万,少则千元,而老人家却从未向家人提起过。你看,小百姓的高风亮节,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诚信,以及乐善好施,这也是值得人们敬重的莆田人的美好品质。我因之写下较长篇幅的评论《诚信是一面大旗》,对此大加赞颂,在报纸上发表后,在当地产生了连锁反应。 此际,追根溯源,蓦然省悟:妈祖的故乡在莆田,佛光普照下,奋发图强的莆田人之腾飞可是得天独厚呀!莆田人信仰妈祖,信的就是那份普渡众生,抑恶扬善的品行与美德。一个立志向善的人,当你浸润着妈祖文化的芬芳与光泽,不知不觉之中,混沌、自私、委琐、丑陋远遁;纯净、博爱、磊落、轩昂渐近。人只要有点儿精神追求,心中的梦想就能变得更加清澈唯美。这就是社会的主流力量,也是整个社会的希望所在。进而言之,近代莆田人多俊杰,美名声,谅必与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的长久熏陶不无关系罢。 而今,伴随着向莆铁路的建成通车,真可谓之为莆田为莆田人的腾飞及更大福祉插上了强劲的翅膀!而传承、发扬莆田厚重的乡土文化和纯朴的民俗风情,由此也步入了快车道——毕竟这是一个令人期盼的伟大时代!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