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座古城的记忆
2014-06-26 05:20:18?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陈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伤怀之梦 和风、细雨是这个小城常有的景致。我换上在黄山脚下买回的粗布蜡染服装,戴上银质手镯。特地绕远路,贯骑楼、横深巷、过小桥,一路转弯抹角来到府埕的“空瓶子”,只是想把现代城市的虚荣浮华甩在现代进行时里。 时辰尚早,客希人少。于一僻静处落座,但见这仿古宅的墙壁经艺术造假而成的斑驳秽渍、垢迹。以假乱真地闪烁着墨玉般远古的诡秘。亦有古匾楹联、古琴,仿民国时期桌椅、瓷碗、花瓶,茶具、古筝、油纸伞,一应俱全地散发着时光的幽香。暗褐色的雕花窗棂后闪出翠眉含娇的古典美淑女式的服务生,心绪便一下子沉淀,遂生此身不知在何处的缥缈。关上手机,如同断了凡尘俗念,求得大隐隐于市的安宁,藏匿在这样一座散发着怀旧气息的小城深处,享受一种“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境界。平淡温暖,我屏声闭目地等待那久违了的伤怀之美的降临。 本已如丝、如缕、如蝉翼纤细的伤怀之梦,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几将泯灭,此时亦是艰难而显。不禁想起里尔克的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还是在一诗友家,更让我嗅到了旧时光的气味。虽然那里已基本被现代建筑吞并了,但因了一条狭窄逼兀的弄巷,让人有种跨时空的神秘感,由于狭窄,鼎沸的市声和快节奏的生活还是多少被阻挡了一些,让这里的节奏慢了一拍。那天,诗友家那里过节,我们被请去。狭巷入口处,高大的牌楼上“市美社”三个大字镌刻在石砌的门楣上,弄巷两边都是一户连着一户的住家。诗友说,过去每逢节日更是热闹,那时,白天每户门前都摆着供品,供品和供品连成一片,热融融亲密密。从每个门户进去,又自成一统天地,像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既有乡村的户户相往来的、聚族而居的亲密,又有城市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 这里的建筑风格还是比别处古朴些、有着闽南乡村气息的翘廊飞檐,诗友家院子里竟然还有一口水井,真是久违了。有水井的日子,而不是自来水的日子。我赶紧凑过去洗手,诗友的母亲把刚打出井的一桶水给我,水很暖,从手一直暖到心里。青石板的地砖,吊桶和井壁的撞击声、小木窗和厚重的、吱呀作响的木门声,还有留在深巷里捣米用的石锺,都给了我久违的温馨,让我跌入记忆深处。 酒桌上有教授、诗友、诗友的同事和同学们。那教授从外地来开会,他说他来漳州这些天,今天是最高兴的,说他那几天只接触了漳州的皮毛,今天你才是深入了漳州腹部。一时兴起多喝了几杯。饭饱酒足,又品了诗友父亲泡的浓酽香醇的功夫茶。这时,夜凉如浸。极至之情总给我深感于言的虚弱,我什么也说不出,心里却要满溢。最后我们裹紧了外衣去巷口看了一会芗剧。场上观众还不少,老人、孩子居多。小时候常到乡村里看芗剧,就是这样的排场,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遇到这样的景象了。芗剧是闽南语的,据说任何闽南语透过叠板等不同的节奏形式,都可套进曲中,都能唱。台上,一黑衣女子唱腔正润、踢腿、翻转、水袖长舞……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