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 正文

[散文]培田,一个可以让日子慢下来的地方

2014-08-12 11:21:32?郭永仙?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蔡丽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连城有不少可玩的地方,无论是丹霞奇观或是古民居,都值得玩味。且说那天游完竹安寨,是在山顶上看着日头落下的,山虽不高,却也揽得一怀烟霞。竹安寨是值得一玩。夜宿连城农家客栈,比一些宾馆还舒服,干净、安全,主人热情,有居家的感觉。在阳台上看见的星星如洗过一般明亮,田野传来阵阵蛙鸣,随风飘来乡村的味道,似久远的呼唤……

??? 次日前往宣和乡,游览培田古民居。培田古民居来过多次,第一次来时还未开发,时任连城县副县长的日源兄一同前往。听他对培田古民居赞美的讲述,已令人陶醉。那时他对开发培田古民居充满激情,常常住在培田,一住就是半个月,说起培田如数家珍。谁家的公鸡第一声鸣叫,谁家木门最早开启,那家女人最早起来倒尿桶,然后是谁家老人的咳嗽打破宁静的乡间;雨天屋檐下的滴水是如何如何,日源兄的娓娓而谈,竟然似一篇美文!想想看,也过去十多年了……

??? 七月的阳光似一盆刚燃着的炭火,烘烤着大地,村口的恩荣牌坊依然那么站立着,水渠上一架水车慢悠悠地转动着,就像乡村的日子,不紧不慢;坐在村口老树下闲聊的老人,显得安详宁静。座落在恩荣牌坊边的文武庙,是一座两层建筑的小庙,二楼供文圣孔子,楼下供武圣关公,文武双修也成为培田的传统。

???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最大的建筑九厅十八井,占地6900平方米。各座建筑布满浮雕、楹联、名匾、石雕等,工艺精巧,十分壮观。大夫第又称“继述堂”。建于道光九年(1829年),历时11年建成。门前的一付对联:“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正是浓浓的“耕读文化”体现。我们读出了浪漫的豪情与优美的山水。在这个吴氏世界里,有农耕学堂,也有专门的妇女学校。一座并不大,名曰“容膝居”的小屋,最被人所津津乐道,导游一说起由来,更是眉飞色舞,其照墙上的“可谈风月”,总会引人联想,导游在介绍时,少不了说在此可以谈儿女情长,谈女红,谈如何做人媳妇,谈女人的私秘,当然也谈“房中术”,谈性事等等,这其实就是一所女人讲习所。

??? 培田的客家古民居建筑与永定客家土楼风格迥异。如果说土楼是古堡,封闭而坚固,那么培田民居就是庄园,豪放而优雅,散淡而宏阔。四周环绕的水把民居滋养着。每座大院,水渠的水可直接相通,昔时女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在自家院里洗涤。培田古民居是继永定土楼、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又一处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

??? 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故被人们称为“吴家坊”。

??? 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南脉三道绿色屏障,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环抱,抵挡了寒流霜害、夏秋台风的侵袭。村外五座山头,似五虎踞护,护佑着培田一方安宁。一条官道擦村而过,通往长汀、连城,培田在古时就是官道上的一个驿站。河源溪绕村而过,既供村边农田灌溉之用,又保村内生活所需。村后更有山泉不断,引入家中就是最天然的饮用水。村落南边水口处,古梅、香枫茂密掩映,古意盎然。

??? 村中心是一条千米长的古街,贯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铺,是培田主要商业集市。曲折古街、巷道,互为连通,把错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机连为一体。街道边有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是古时自来水工程的典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水圳进行过治理,至今水质清澈见底,我们从村中的小道上走过,时不时可见在家门口洗涤的老人妇女。

??? 数百年前的建设者们,极为讲究村落水系。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入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排水路径讲究宜暗藏,不宜显露;宜弯曲而去,不宜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还在厅堂下设有陶制暗水管,放养乌龟在管内爬动,起着排污清沟作用,真是别出心裁,不愧为绿色环保的典范。

??? 培田的水是灵动的,滋养着民居,也滋养着培田一代代人。水环绕着一座座古民居,讲述着生生不息的吴氏传奇故事,讲述着培田的昨天与今天。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将成明天的历史,只有水是不老,流过昨天也流过今天,还将更持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