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土楼嬗变
2014-09-11 15:39:05? ?来源:百花文艺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最具传奇色彩的福建土楼文化当属漳州南靖土楼,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书洋镇乡间的山坡。车子停在山上,从观景台往下俯视,土楼群甚为壮观,令人惊叹称奇。三座圆形、一座椭圆形土楼围绕着一座方形土楼,被戏称为“四菜一汤”,边上还有两座长条形的土楼,形像一双“筷子”,用一朵盛开的梅花作比喻也很形似。 裕昌楼,距田螺坑土楼不远,它不似田螺坑土楼成群结队地出现,而独自屹立在青山绿水间,它以自己独特的“东歪西斜700年”而成为中华第一奇楼。以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这座楼从外观上看不出它东倒西歪的特征。走进大门,只见楼下圆形的大院内,村民家家户户在各自的家门口,摆卖茶叶、装饰品、笋干、香菇、木耳等各种农产品,拍照、卖画的个体户,也在招揽游客买张画、留个影。一位居住在土楼里经营拍照的小女孩,正在和老外套近乎,给老外留个影,然后非常热情地把相片送给老外。老外也不好意思白沾她的光,笑容可掬地掏出几块钱还给她。她年纪虽小,脑子却非常灵活,善于动脑筋,经营的确有一套。从她身上,我感到山里人的某些理念正在更新,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院内有两口水井,被称为“阴阳井”,一清一浊,左边的井水清澈甘甜,右边的井水却混浊不清。我暗自赞叹,自然的造化是多么奇妙。为保护楼的安全,院子里的各个楼梯口有保安看守。乘土楼的保安员没注意,我猫着腰偷偷爬上楼梯,快速从一楼跑到五楼,研究土楼的构造和特色。号称“东倒西歪楼”的裕昌楼,是一座圆形土楼,也是土楼群最大最古老的圆楼。建于元代末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合建,楼共分五层, 270间房子, 一层为厨房,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有一口井,井水可食用;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居住人。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从三层开始,楼内回廊木柱便从左向右倾斜,最大斜度达到15度;而第四层回廊的木柱又以同样斜度反方向从右向左倾斜,两层楼的木柱看上去东倒西歪。歪斜尽管歪斜,可是若把一层至五层的木柱回廊看成一个整体,最底部的木柱和最顶部的木柱却是保持在同一条轴线上。裕昌楼的斜,是局部结构的斜, 700多年来,它就是这样歪歪斜斜地经历屡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立如山。据资料记载;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站在大院里,我若有所思:从某中意义上讲,圆形的木楼毕竟是一种消极避世、封闭落后的象征。几百年来,村民满足自耕自作、自给自足的 “桃花源”式的生活,养成了一种保守、本分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他们远离尘世,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知之甚少。圆形虽然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某些刻苦耐劳的美德,却极大地禁锢和束缚了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刀耕火种、钟鸣鼎食毕竟还是一种愚昧落后的生存方式,科技兴邦才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大批有识之士走出封闭的围屋,走出禁锢的圆形土楼;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家乡建设。村民的思想观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逐步在改变,他们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做大做活家乡旅游业这篇文章。南靖土楼作为旅游业的一朵奇奇葩,游客会与日俱增,一个富裕的“土楼群落”崛起已经指日可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