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芬获得的部分军功章。 押解战俘厚待日本孩子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当时在渤海军区7师的张桂芬奉命承担押解日本战俘的任务。端着日本人的“三八大盖”,用日本人的卡车,把日本人从张店押解到青州。 当时有多辆车参与押解,每辆车由我方2人负责,每车拉10多个战俘。就在张桂芬的那辆车上,不光有日本战俘,还有一个日本军官的太太和一个三四岁的日本小孩。 那个孩子一直哭闹,任大人怎么哄都不管用。见此情景,原本在驾驶室里坐着的张桂芬主动让出了座位,让在车斗里的日本母子坐进驾驶室,而他则站到了车斗里。同行的日本战俘见此情景,大为感动,向他鞠躬致谢。 抗战胜利后,张桂芬作为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很快参与到了解放周村、张店、益都、寿光、坊子、潍县的战斗中。同时,他随同所在部队华东野战军十纵,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上海、郑州等战役,还参与了华东南剿匪战斗,并作为某师独立炮兵营营长、教导员,参与炮击金门的战役,真正成为一名南征北战的军事骨干。 中国核工业幕后英雄 张桂芬在福建结婚生子,原以为这一生将会在部队度过,没想到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撤出了中国。要搞原子弹,只能靠自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铀矿作为迫切需要的核材料,成为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先决条件。 1960年,应国防工业建设需要,张桂芬和所在师另外两名战友被调往一家铀矿场工作。“当时还并不清楚开采的矿石是做什么的,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张桂芬回忆说,矿场非常大,坐汽车都能跑一天。人数后来增加到几万人,从部队退伍转业的干部多,工程技术人员多,人员来自五湖四海,赶上矿上会餐,绝大多数人相互都不认识。 创业初期条件特别艰苦,整个矿区的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0-1972年,张桂芬先后任该矿党委办公室主任、政治部主任、3分厂党总支书记等职,在矿上工作了12年之久,之后转业回到淄博,被安置于周村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看着当年的军功章,想到曾经与自己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大多已不在人世,如今已90岁的张桂芬感慨万千:“还是和平好,还是民族独立好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