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 史迹遗址 > 正文

追忆战时省会 永安抗战旧址群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

2015-09-02 16:56:41??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永安文庙,抗战时期福建省办公厅等旧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复兴堡,抗战时为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旧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24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永安抗战旧址群”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抗战遗址。山城永安至今留下了哪些抗战的印记?又有哪些值得回顾的历史?人民网记者带您共同追忆。

战时省会保留下70年前抗战历史遗迹

1938年8月至1945年5月,永安曾作为福建省的战时省会达七年半之久。当时,随省政府内迁永安的政府机关、军警机构、金融单位、大中专学校以及学术研究机构和团体多达一百多个。目前,永安抗战文化遗址群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挹秀楼、渡头宅(羊枣被捕处);羊枣等12文化人士囚禁处;文龙村复兴堡(中国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春谷山庄防空洞旧址(省主席陈仪、刘建绪公馆);刘氏祖屋(《老百姓报》编辑部旧址);材排厝(最高法院闽浙赣分庭职员居住地;)棋盘厝(省教育厅督导处、《福建教育》《国民教育指导月刊》《中等教育》编辑部旧址);大夫第(福建省交通驿运管理处黄曾越居住地);燃藜堂(福建省原教育厅长郑贞文居所);上新厝(福建省高等法院旧址);团和厝(福建省高等检查署官员居住地);萃园(吉山省防疫大队);文庙(福建省立师范学校、省政府办公厅等旧址)等20余处,其中有12处被列为国家文保单位。

吉山文龙村复兴堡是“国民党台湾党部”所在地。抗战开始后,为唤起台湾同胞的觉醒,加深大陆对台湾的认识,在大陆的部分台胞先后成立了几个民间团体。据了解,1941年2月,各团体联合,改组为“台湾革命同盟会”,后又组织“国民党台湾党部筹备处”。1943年春,“筹备处”改组为“国民党台湾直属党部”,先设在漳州,同年11月,部址迁来永安,设在吉山文龙村。从1943年11月至1945年9月,“台湾党部”在永安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光复台湾的活动。

抗战文化名城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注入精神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抗战文化史上,山城永安还曾与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西南边陲桂林齐名,成为抗战文化名城。1938年,随着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和地下党的团结影响下,一批爱国知识分子、进步青年,相继从祖国各地云集到永安,形成了一支以永安为中心、广泛的抗战文化统一战线队伍。

1938年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音乐奖的青年留学生,后被誉为“台湾交响乐之父” 的蔡继琨,来永安创办了第一所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成为抗战时期国统区3所高等音乐学府之一。以蔡继琨为首的音专教师们,谱写了大量抗日歌曲,如《保卫福建》、《我是中国人》、《抗战的旗影在飘》等,在民众中广为流传,由他们谱写的抗战歌曲也成为一份宝贵的爱国主义教材。

作为战时省会期间,永安当地还先后编辑出版《现代文艺》、《现代儿童》、《先进》等多种抗战时期知名的期刊。当时许多著名作家、学者围绕“抗日、民主、团结”这一主题,从各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现实。仅在《现代文艺》发表各类作品的著名作家,就有巴金、邵基麟、艾青等十多人。

据统计,战时的永安曾有过39个出版社、19家印刷所、15家书店,先后出版了13种报纸、129种期刊、700多种图书,促成了东南抗日文化的高涨与繁荣。

2004年以来,永安市先后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相继修复26座抗战遗址及古民居,并设立了抗战进步文化陈列馆,展出了大量的抗战实物。2005年,永安市还将吉山挹秀楼开辟成永安抗战文化名人馆,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形式介绍了在抗战时期为永安的抗战事业做出贡献的45位名人。据悉,此次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永安抗战旧址群”共包含12处主要抗战遗址,总占地面积共24544平方米。(李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