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上心仪的学校,是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资料图片)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最后阶段该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考试要掌握什么应试技巧,才能发挥最佳水平,争取颗粒归仓?本报特邀请一线老师进行支招。
语文:合理安排时间 适度从紧
■泉州培元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刘竞松
应试技巧: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学生首先应该认真检查试卷:科目、张数、页数、题数,有无漏印、破损、污毁等异常情况,确认无误后,填写有关的信息如姓名、考号等。然后停笔翻看试卷,了解其大略:题数、题型、分布,对重点的题如作文先用时间细读,让自己有个初步的构思;然后,大致划分自己的作答顺序,做到对整个考试的应对策略心中有数。
先易后难,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适度从紧,稍留空余。试卷前面的基础题,一定要用心分析,尤其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阅读题阅读要充分,要速读和精读结合。这两部分要用足55—60分钟时间,但也不能超时太多;作文用时一般在40—50分钟,其中审题不得少于10—15分钟,想好了再写。真正构思好了,40分钟足够写出一篇600—700字的文章。这样,整份试卷完成后就有10分钟左右的检查时间。
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看清题目的要求,圈出题干中要求作答的关键词。在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等题目时,先在文本中找到答题的依据,然后再写出答案。答题时注意掌握答题规范:一是要学会规范答题用语,如解答文句赏析(修辞手法)题,就必须写清楚修辞手法的类型、在句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在文中的作用等;二是掌握“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力求不枝不蔓,切中要点。
依序进行,快速成文。考场时间紧,作文不可能完全拟好草稿再重抄一遍,但是也应该先打好草稿,才不至于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情况。当然,作文草稿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在此,我们推荐“拟提纲”的作法,将文章材料、结构、主题罗列得一清二楚,然后按部就班、一气呵成,这样肯定没有什么大问题。
考前复习建议:计划先行。建议建立考点清单,应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尽可能安排得细一点,包括复习内容及时间。力争做到在固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复习内容。不打折扣,以确保计划的全面落实。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宜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如:文言文、古诗、名著等。在每天思维最活跃的时间段安排重点的复习内容。如:综合性学习、三大文体的阅读和作文。
精准训练。在前阶段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根据综合测试特别是市质检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有意识地加大这些环节的强化练习。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信息的提取概括;现代文阅读中高分题型、易失分题型的练习。作文方面注意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腹中成篇的思维活动。备考训练时,引导学生要耐住性子,不要心浮气躁,纠正没想好就写、边写边改的不良习惯。同时可以进行限时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在45分钟—50分钟必须写完作文,须达到650字以上,若时间不足,应教会学生学会结尾,力求结构完整。
数学:先易后难 跳过难题
■泉州七中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 朱国暹
应试技巧:先易后难。有些同学试卷一发来就急着看后两题压轴题,这种方法不可取,会影响考试的状态,造成本来就会的题目因心慌而答错。正确的做法是按试卷顺序先拿下前面简单的题目,一般在考前5分钟试卷就已经发下来,虽然不能动笔,但可快速地将选择题思考完,开考后立即在答题卡涂上正确答案,可节省时间,但要注意题号顺序。1-24题大部分题目相对基础,第17题第二空一般有点难度,如果所花时间较多,可先跳过去。在有基础题保证的情况下,再集中精力,去攻克心中的难题。压轴题如果思路受堵,也不能放弃,从题目条件能得到哪些结论,能写出几个是几个,争取分步得分。
规范答题。解答题要分步骤书写,争取步步得分,建议写成“诗歌体”。
认真审题,及时复盘。每次考试因审题而失分都大有人在,看清题意,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和陷阱。对不大把握的题目要及时复盘检查。
考前复习建议:从近几年的泉州中考数学卷来看,都很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在剩下的一个月左右的复习时间里,重点训练1—24题,要限时训练,最好在5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关注自己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同时要重视解答过程的规范书写。
在限时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安排答题时间,填空题最后一题即第17题往往具有一定难度,若在此题上花太久时间,可能导致后面压轴题来不及做或时间不够。
错题整理,及时补缺漏。错题整理是很多老师都建议学生去做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最后阶段的错题整理要注意模块化,将每份模拟试卷同一知识模块的错题整理到一起,这样有利于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和知识缺漏,然后最好再找一些同类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善于总结,突破难题。压轴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近几年泉州中考试卷来看,难度较大,往往找不到思路和方法,也是决定考生能否考高分的关键。对优生来说,更应注意方法的总结。在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要针对一些近几年中考热点方向进行梳理。
高分的关键还要注意归纳压轴题的破题方法,并且要归纳得彻底。例如,遇到题目中的直角条件,都能用到什么方法?例如想到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三垂直模型,面积等等,但是构造辅助圆等方法就未必会纳入考生的归纳范围。这就是归纳方法的不彻底,而后者往往是解决综合题中有可能会用到的方法,所以归纳得彻底相当重要。
英语:紧扣信息 遣词造句
■中学一级教师、泉州一中英语教师 林凤玉
应试技巧:今年中考英语试卷包括听力和笔试两部分,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许多考生在遣词造句和作文中失分较多。遣词造句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图画和提示词,写一个符合图意的完整、正确的句子。建议考生首先要认真读图、获取图片传达的信息;要注意单词的拼写、词组和句式的运用;下笔时不要过度发挥,紧扣图片信息,用上所给单词,用最简洁的句子表达即可。
书面表达要认真审题,否则可能离题;拟好提纲,确保要点齐全、主题突出;准确运用人称、时态和语态,尽量使用学过的、熟悉的、有把握的单词、短语和句式,减少错误;准确使用过渡词语,适当运用复合句,适时引用名言警句,提升作文品质;正确运用大小写及标点符号,认真检查和修改,最后工整地抄正文章,保证卷面整洁美观。
考前复习建议:最后阶段考生调整好心态,只要踏踏实实查漏补缺,中考英语仍有望增分。在基本知识还没学好的情况下,考生无须盲目地做题,没有必要搞“题海战术”。冲刺阶段,考生最好回归课本,快速阅读所学过的单元课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语法知识和语言功能项目进行梳理。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吃透,保证不丢分或少丢分。
紧跟老师、查缺补漏。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很多内容是他们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所得,在课本上根本找不到;但恰恰是这些内容,对培养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上课时,要专心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做好笔记。只要按照老师安排的复习步骤走,就能做到“稳中有升”。
做题过程中,考生要善于总结归纳,才能事半功倍。考生最好准备一本错题本,记录错题、难题和典型题,详细分析,真正弄清做错的题目或含糊的知识,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考试前,常翻错题本,通过强化记忆巩固薄弱的知识点,就能减少错误。
历史:“踩”知识点 看分答题
■泉州三中副校长 陈轸
应试技巧:同学们要清楚“看了书不一定得高分,不看书一定不会得高分”。历史作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又只有60分钟,考前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决定了考场上开卷的“有益”程度。如选择题中的根本原因找经济因素,四个选项选范围最大的,用排除法时不合题意不选、同类项不选等;对于材料解析题,要分析材料结构,是总分关系、分总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先破后立等,从而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句;对于问答题,要先看透提问的“情境”,明确提问时空限制,看分答题。作答的时候要像孔子做《春秋》一样,微言大义。写关键词,争取多个角度答题,不写整句话。历史不看文笔,就看有没有“踩到”知识点。
考前复习建议:应紧扣《考试说明》看重点课本、重点章节、重点篇目,《考试说明》不考的就不要看了。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哪一部分薄弱就多看哪一部分内容。
理清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建立知识迁移网络。历史学科特点之一就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照”,这一章节的内容考试的时候会往其他章节里带,这也是考试的时候学生比较害怕的。比如2015年的中考材料题把宋元的重商和明清的重农抑商放在一起考,把苏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放在一起考,很多学生就不太适应。
因此,主动“关照”知识点,打好历史框架和网络是历史复习的必修课。中国古代史按朝代,中国近代史按历次战争,共和国史按土地制度改变,世界近现代史按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调整三个阶段,搭好框架,然后再对同类同质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归纳、概括,可有效地提高历史联系和迁移能力。
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光看不练当然不行!中考提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历届中考真题。先独立完成,不看答案,然后将自己的答案和中考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或者让老师帮助分析原因。刚开始可能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距甚远,但多做几份考卷,差距就会逐渐缩小,解题能力也就显著提高了。同时,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必要的。
思想品德:认真审题 巧于作答
■泉州九中初中政治教研组组长 候宗凌
应试技巧:从近几年中考的试题看,难度都适中;从中考评卷来看,学生失分率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审题不认真以及没有掌握好解题的技巧。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能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如:在选择题中一定要注意“不正确”、“有误”等字眼,在问答题中一定要注意“复合型设问”以及“组合型设问”等。
当然,在问答题中还要注意近几年出现的试题类型,如:看法类、感想类、启示类、倡议类、认识类、建议类、行为评析类、新闻点评类、辨析类等。善于巧妙作答,才能真正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考前复习建议: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中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时政重点、热点与课本知识的有机结合问题,即做好专题复习。这一阶段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中考方向的把握以及复习的效率。
最后阶段,应顺“时”而为,把握好专题复习。由于一年来国内外重要的时政热点内容很多,而中考试卷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因此复习中精选专题很有必要。在选择专题时,注意三个“凡是”:第一,凡是与考纲要求无关或超出考纲要求的,都不宜入选专题;第二,凡是对考生会传递“负能量”的热点问题,尽量不宜入选专题。因为根据中考命题的导向性,命题时更强调对考生传递一种正能量的、能积极向上的信息。如:多选择一些感动中国、感动网事的人物专题等。第三,凡是涉及本地方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都要重点关注。因为现在的思想品德考试大部分都是本地区自主命题,命题中多少都会设计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试题,因此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多关注本地区具有全局意义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如:海丝文化与央视春晚在泉州设分会场等都将成为中考命题的方向。
在精选好专题后,如何利用好时政材料,让复习效果事半功倍,要注意把握好“两点”:第一,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时政材料与课本知识之间的链接点,一个时政热点往往涉及课本中的多个领域,学生要能针对给出的时政热点问题,较快地找到与教材知识结合点,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教师在利用时政热点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中考命题的特点,所选材料经常都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所谓的“大材小用”。所以复习时,在设问上一定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慎重下笔 补漏纠错
■泉州城东中学物理教研组副组长 庄慧锋
应试技巧:先易后难、规范答题。每种题型中所列的试题,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具体到各题型中就是,选择题前18题相对比较容易,第19、20题相对难些;填空题第23、24题相对难些;简答题如果是提问式的类型相对简单,如果是说理型的则难些,应注意表达的规范、严谨;实验探究题,有些难度的题目在每个大题中只有1-2分左右;计算题的难题一般分布在最后一题的电学综合中。因此开考前的几分钟,要利用看卷的时间浏览全卷,根据自己的能力大致确定哪些简单的要先做,哪些难的要后做。从中考的改卷来看,规范答题也会影响得分,比如,长度测量数据的记录应注意“估读”;作图题应按要求用“尺规”作图,力学图应注意体现“力的三要素”,光学图应注意“虚线”和“实线”应用等;计算题应注意要有解题的过程(物理公式),要用规定的物理符号答题等。
慎重下笔、补漏纠错。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不要匆忙地写下那个不确定的答案,而要果断放弃,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完,然后等有时间再来解决难题。做完答卷以后,不要急于交卷,只要时间允许就应对试卷一题一题地仔细检查,做到有漏必补,有错必纠,力争答案的内容乃至标点、符号、文字、图表都准确无误。
考前复习建议:全面落实,回归课本,重视《考试说明》样卷及市质检试卷中出现的新变化。这几年的中考对B、C级知识点要求做到全覆盖,A等级知识点的考查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但不太大,总体的知识点覆盖率在80%左右,因此不要盲目地去猜测哪些知识点是要考的,哪些知识点是不要考的,应注意所有60个知识点的全面落实,避免复习留有盲区。
要加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复习。例如力学的运动、力、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功率,电学的简单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光学的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热学的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热量计算等。
要重视物理实验,不能只停留在做实验题上,而要利用机会到实验室把几个重要的实验再去做一下,熟悉操作的规范及过程。实验的选择上可以以中考中常考查的“热”“力”“光”“电”“磁”中的代表性实验为主。
化学:仔细检查 改正错误
■泉州十中化学备课组长 王茂斌
应试技巧:统观全卷,先易后难。中考试题均是按照易中难度8∶1∶1进行设计,里面既有简单的基础题,也有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一般先做容易题,再集中精力攻克难题,这样可以避免因一两道难题耗去大部分的时间,致使一些较容易的试题在仓促中粗心解答,甚至来不及作答。
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看选择题时,注意是要选说法正确还是错误的;填空题要求是填物质的化学式还是名称或者是俗名,有没有出现错别字;推断题和探究题无法作答的时候,要想想题目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是不是有忽略的;计算题有没有按要求进行答题等等。
仔细检查,改正错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一要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二要检查解题步骤是否完整、规范,检查时要认真细致,要有耐心,避免出现由于粗枝大叶而造成的一些错误;三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答案是否合理。
考前复习建议:明确范围,回归教材。不论考题的情景如何变化,其知识点均来源于教材,而且中考题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依据教材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等作为素材进行编题,因此要根据课本每章的“整理与归纳”重回教材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按中考的考试说明要求认真落实。
夯实基础,强化记忆,构建“宏观——微观——化学用语”的学习方法。化学用语不要孤立的死记硬背,复习时把所学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其微观构成和相应的化学用语建立联系,比如将化学方程式与其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
重视基础实验,强化探究训练。初中化学有八个必做的基础实验,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楚。中考常以这些实验作为素材,考查课标所要求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细节和语言表述能力,尤其是中考热门和得分难点推断题和探究题,一般是立足于综合基础实验4、7和8,需要对这三个实验非常熟悉,能熟悉到快速想起用了哪些药品进行实验、相应的现象和结论,再结合往年中考试卷的推断题和实验探究题进行巩固训练。
查缺补漏,及时总结。在最后复习阶段,要把重要的题目和易错的题目好好归类,从中找出缺漏的知识点和思维障碍,做进一步的巩固温习,争取在中考时不再犯相同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