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共自行车
ofo共享单车
骑呗共享单车
如果《清朝野史大观》中的记载和后人的解读可信的话,清代康熙年间的扬州人黄履庄不但发明了温度计,也是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的发明者,比法国人西夫拉克独立研制的自行车还早了100多年。
直到上个世纪后半叶,自行车还是普通中国人最重要的出行工具,城市里满街的凤凰、永久……中国也由此得以获得“自行车王国”的称号。
时代变了,人的出行方式也不同于昨日。城市急速扩大,生活节奏加快,市民个人财富增加,对出行舒适度、便捷度的追求也与日俱增,种种原因使得自行车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数十年前。
自行车,正逐渐从原先大众各自保有的交通工具,一变而为解决短途出行的便利公共设施。早在共享明确成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前,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就已经是杭州的一张远近皆知的城市名片。而当移动互联网席卷旧有行业,引发一次次洗牌效应时,共享单车新军的成立或闯入,将给这座城市的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最后一公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长期一家独大的、甚至早已融入许多市民的集体认知的杭州公共自行车,面临这样的挑战,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应对?
痛点:让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更加便捷
无桩还车的共享单车今年异常火爆
最先在上海等大城市一夜爆红的摩拜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顺势进入杭州,像在其他城市那样与ofo在杭州竞争。真正引发这一波共享单车行业格局显著变化的,是杭州本土的企业骑呗。
11月3日,芝麻信用与骑呗科技战略合作暨骑呗单车启动仪式在杭州举办。骑呗的CEO周海有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但他关注共享单车这个领域确实有好一段时间了。尽管杭州公共自行车确实很多,但在他看来,具体使用中还是会经常遇到很多困扰。比如要出行时楼下的租车点没有车,或者骑到了目的地却发现没有空的车桩可以还车。
这些用户体验中发现的问题,让周海有找到了共享单车的用户痛点。“马云一直说自己做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么我们团队的使命,就是让每一个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
周海有用一个水桶来比喻一个城市的公共出行方式。“桶里有了西瓜,有了土豆,但没有芝麻是装不满的,而这芝麻就是自行车。”从社会效应来说,他希望通过提倡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空气质量。而另一方面,他也预判到其中潜在的商业价值。“既有商业模式又有社会价值的创业方向与我们团队的价值观十分匹配,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领域创业的原因所在。”周海有说。
去年10月、11月间,周海有团队启动了无桩单车的研发。“当时我们不知道ofo,就觉得8年来共享单车行业都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可以花两三年慢慢做。”但他没想到的是,今年六七月间,共享单车由于摩拜等企业的出现而异常火爆,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这让他和整个团队都非常着急。
从平台到自行车本身,再到自行车锁,骑呗的所有产品都是自主研发,不存在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一台看似普通的自行车,本以为没有什么研发门槛,但实际深入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原定于6月15日上线的骑呗单车,最后花了500个日夜、直到近日才面世。
和其他主流共享单车一样,通过特定的app,可以搜索出附近可租用骑呗单车的即时位置;而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则可迅速解锁单车;当用完车后,直接关锁即表示还车成功,这时app上会跳出刚才租用车辆的时间及金额——骑呗目前的租金计费标准是每小时0.5元。
至于防盗损方面,敏感的警报装置,以及车辆所使用的非标零件,让想盗车或盗零部件的人无法得逞。这也是骑呗得以大胆地在杭州第一阶段布局10万辆单车的技术保障。
雄心:骑呗称短期内将在杭投放10万辆
携手芝麻信用不涉资本合作,赢利模式或未明朗
按照周海有的说法,骑呗目前的投放规划就是四个字,深耕杭州。目前已经有小批量投放,到11月底会有能够满足杭州市民基本需求的大批量投放,预计在短期内投放10万辆单车。至于具体是多短,骑呗团队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10万辆不是一个小数目。原本街头巷尾都能见到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目前加起来也不过8万多辆。骑呗的这一布局,显然将会引起目前杭州共享单车格局的巨大改变。“从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市政府正在不断完善城市非机动车泊车位规划。杭州今年要为80条主要道路施划非机动车泊位,从现在规划最多的江干区数量(已经在全区范围内施划了1745处)来看,远远比公共自行车站点多。同时我们也将与政府部门紧密沟通,并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城市非停车位的规划。”骑呗的一位负责人说。
在骑呗看来,尽管杭州公共自行车具备先发优势和政策优势,但杭州作为一个即将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有着开放、包容的互联网基因,能够为市民提供便利、为城市缓解交通拥挤,并且对环境保护起着积极意义的共享单车不但可以赢得市民的喜爱,也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我们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我们一定的扶持。”
目前,骑呗已完成Pre-A轮融资,据称估值达数亿元。尽管和芝麻信用进行业务合作(750分以上免押金,750以下则通过芝麻认证交200元押金),但二者并不涉及任何资本合作。
一个很自然会浮现的疑问是,像几大网约车平台,前期靠烧钱倒贴来吸引用户,一旦钱烧完只能提价,又不得不面对用户的抱怨乃至流失,最终还是要直面赢利模式的难题。那么共享单车领域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在骑呗刚刚起步的现在,对于未来赢利模式如何,相关负责人并没有正面回答。
目前另一家进入杭州的共享单车品牌是以专注投放校园而闻名的ofo。在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ofo已经铺了点;更值得关注的是接受滴滴投资后,ofo表示将在城市出行领域开展包括技术、大数据、移动出行生态等方面在内的全方位合作,也就是说,那堵隔着ofo和摩拜等其他共享单车之间的校园围墙,将被ofo主动拆掉。
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三家(或者更多家)之间的争战迟早会在杭州的街头上演。骑呗崭露峥嵘,ofo箭在弦上,与骑呗模式类似的摩拜则按兵不动。尽管自行车领域的共享经济本身仍被一部分观察者看衰,但仍不能阻止这个领域看起来成为新的风口之一,各家背后的互联网巨头更为人关注:滴滴已经先手出牌,加持ofo;腾讯紧随其后,为摩拜撑腰;若隐若现、目前尚不明朗的还有阿里巴巴……
革新:“小红车”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保证金略高,还车难题仍未解决
ofo波及全国,色系定位在正黄;骑呗深耕杭州,颜色选择颇具城市特征的水蓝色,或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橙色的摩拜还未开进杭州城,其实这波虎扑篮球:颜色的三足鼎立之势就已经悄悄浮出水面了。如果争战注定要出现,不应忘记的是,还有一方是曾经在杭州长期一家独大的“小红车”——杭州公共自行车。
杭州公共自行车,是2008年5月由政府投资,依托杭州公交集团公司建设运营的。8年多来,已从试运行初的61个服务点、2800辆,发展到3626个服务点、84100辆公共自行车,日最高租用量47.30万人次,累计租用达到7.16亿人次(数据截止到2016年10月底)。
客观地说,杭州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起步早,做得好,影响力大。2013年,美国专业户外活动网站The Active Times评选出16个全球最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杭州获得第一;2014年,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获得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杭州是唯一获奖的中国城市。
杭州公共自行车的系统是委托杭州金通科技研发的。“互联网技术异曲同工,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杭州公共自行车综合办主任包卫丽表示,“但是要做好公共自行车服务,技术仅是管理的辅助工具,关键在于如何规范、有序、安全地运营,如何通过对城市道路、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来实现公益性服务。”
8年来,杭州公共自行车通过规范管理、持续创新,在舒适度、便捷度、智能化上都得到了提升。当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在其他城市掀起热潮后,杭州公共自行车应变的速度不可谓不快。8月,景区周边沿线100个点改造完成,杭州公共自行车推出扫码租车功能,标志着传统的杭州公共自行车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共有2万多名用户成功注册app租用杭州公共自行车,试用期间租用量2.5万人次,日均约500人次,最高单日租用量达2435人次(10月4日,黄金周期间)。
然而与骑呗不同的是,由于没有芝麻信用这样的合作者为用户信用背书,租用新版杭州公共自行车需要线上扣除500元保证金。对于共享单车来说,500元这个标准是否会过高仍有待观察;加上还车时有桩与无桩的区别,造成还车难度与体验的明显差别,传统“小红车”与新兴的“小蓝车”“小黄车”相比,软肋在哪里已经不言而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