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 正文

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

2017-07-09 17:46:12??来源:G20官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一、前言

(一)创新是指在技术、产品或工艺流程中体现出来的新的、能创造价值的想法,包括推出新的或明显改进的产品(货物或服务),源自创意和技术进步的工艺流程,在商业实践、工作组织管理或外部关系中采用新的营销手段或组织模式。创新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科技创新为其核心。

(二)我们,二十国集团成员,一致认为,创新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就业、创业和结构改革、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及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十国集团成员旨在通过卓有成效的行动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三)由世界重要经济体构成的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我们创造的GDP占全球的90%,研发投入占全球的80%以上以及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70%,充分意识到在已有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创新对话对于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助力世界经济蓬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指导原则

我们,二十国集团成员,在推动创新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协同

二十国集团鼓励增强各成员国创新体系内各创新主体及相关利益攸关方间的协同合作,构建活力、合作、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为了推动创新创业,二十国集团充分认识到一个开放透明、广泛参与、非歧视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的重要性,支持市场竞争、可预测性以及良好的基于实证的政策制定和监管问责机制。

(二)合作

二十国集团同意通过政策对话、共享最佳实践和经验以及推动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来鼓励创新合作。二十国集团也充分意识到工商界在创新创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包括公私伙伴关系以及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伙伴关系。

(三)开放

二十国集团支持在各方同意的情况下,自愿推动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据此,二十国集团支持采取适当措施,推动开放科学,在可找寻、可访问、可交互、可再用(FAIR)的原则下,提高获取公共财政资助研究成果的便利。此外,二十国集团还强调在更为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下,通过虎扑篮球保护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对推动创新的重要性。

(四)包容

二十国集团致力于依靠包容创新,尽最大可能,为包括妇女、青年和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创造教育和其它机遇,消除极端贫困、减少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现象。二十国集团鼓励采取行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五)创意

二十国集团鼓励建立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二十国集团还认识到支持大众创新是鼓励创新的有效方法。

三、创新行动计划

(一)强调创新是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发展、创造就业、改善民生的关键力量之一。实施鼓励创新的战略、政策和措施,支持科技创新投资。鼓励二十国集团成员参与《奥斯陆手册》的修订工作。

(二)提供二十国集团创新论坛,利用OECD和世界银行现有的创新政策平台,建立新的二十国集团在线实践交流社区。二十国集团成员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源,共享创新政策、措施及其影响证据的最佳实践。

(三)基于OECD《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2014》和《OECD科技与产业记分牌2015》等有关数据,发布2016二十国集团创新报告。该报告由OECD负责,涉及除沙特阿拉伯之外的所有二十国集团成员,内容包括可测量的指标和成员的经验、最佳实践、创新战略及实施障碍。

(四)推动政府、企业以及包括T20、大学、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其他利益攸关方围绕创新议题、促进公私伙伴关系等内容开展对话。

(五)加强科学和研究活动的合作,鼓励在FAIR原则下就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成果和数据开展讨论。

(六)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流动,解决未来对新技能的需求,分享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的最佳实践,包括广泛提供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教育,通过联合研究和创新创业合作创造就业,加强青年在创新中发挥的作用。继续重视并支持妇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七)支持联合国技术推广机制(TFM),推动科技创新问题的协调、连贯与合作,全面部署,提供有关现有科技创新倡议、机制和计划的信息,扩散可公开获取的全球科学出版物,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目标,探讨在专题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

(八)基于现有机制和联合计划,加强包括公私伙伴关系在内的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紧缺、食品-能源-水、可持续城市、公共卫生和人道主义挑战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