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溪邳村:从“海上漂”到“海角明珠”
2018-07-26 17:19:40??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
案例介绍: 一、基本情况 溪邳村地处闽东东南沿海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是福安市连家船民聚集的纯渔业村,全村8个自然村,15个生产小组,632户2698人。拥有海域面积5000亩、滩涂面积3000亩。村域经济主要以水产养殖、海产品销售、海上运输为主,全村从事渔业生产人员1050人,海上运输人员65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0年代初850多元,增长到2015年的15066元;村财收入从90年代初6.6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6万元,实现了村民和村财收入“双四番”。过去,溪邳渔民终生漂泊于水上,祖祖辈辈以讨小海为生,俗称“疍(dàn)民”,也就是连家船民。疍民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是当时渔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常年海上漂,无钱无条件,读书更是船民不可企及的梦想,船民基本是文盲。“行船走马三分命,为了生活硬打拼。”因为贫穷,岸上流传着“有女莫嫁船上汉”的民谚,但是船上的女孩子却千方百计往岸上跑,结果许多年轻船民打光棍。此外,老船民在海上漂了大半辈子,生活很苦,落下一身病,老年时常常贫病交加,老无所依,有痛只能忍着。一把辛酸泪,欲语泪先流。船民们都盼着早日结束这样的生活,过上安居生活。家,让祖祖辈辈连家船民魂牵梦萦。 二、主要成效 从“海上漂”到“海角明珠”,演绎的是“搬上岸、能致富”的故事。目前,该村填滩造地87亩,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建造了溪邳造福新村和5个连家船民安置点,新建房屋635幢,人均住房面积约25平方米,实现了全村船民上岸定居的夙愿。村党总支凝聚力强,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修建了村级敬老院、村委综合服务中心、渔民公园;完善了新村及各集中安置点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造;定时抓好“清洁家园”环境整治活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围绕船民上岸后的生活出路问题,该村致力“念好海经”,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塘内养殖、无公害生态滩涂养殖等,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0年代初850多元,增长到2015年的15066元;村财收入从90年代初6.6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6万元,实现了村民和村财收入两个“翻四番”。十几年来,全村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150多人,成为国家单位工作人员的有100多人。这在“海上漂”的日子里根本无法想象。扎根于该村几十年的林兴久教师2014年获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溪邳村更是获得诸多荣誉,该村先后荣获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真正从“海上漂”演变成为“海角明珠”。溪邳村2015年还成为全国东部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观摩点,该村“船民安居工程”得到国务院总理汪洋、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虎扑篮球:等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经验总结 (一)沧桑巨变源于连家船民安居工程。出于上岸定居的强烈愿望,自6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连家船民开始先后零星上岸,船民们利用林江村外沃村民让出的一片滩涂地,填滩造地,定居146户612人,至此,溪邳村“从无到有”。90年代末,省委、省政府大力组织实施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政府免费提供土地,负责路、电、水、通讯、广播电视信号等“五通”工作。对上岸的船民,每人建房补助650元,解决了349户1425人的上岸定居问题。省里还出台了比“造福工程”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人均补助标准比“造福工程”多300元,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生产等配套资金也都做了安排并及时到位,2001年全村实现自来水入户。有扶贫政策给力,有各级领导关怀,连家船民“上岸”之路顺畅通达。最后从2008年至2013年,剩余137户661人,全部上岸定居。造就一方新天地,风雨不动安如山。村党总支、村委会组织和带领全体村民群策群力,填滩造地87多亩,建造了溪邳造福新村和5个连家船民安置点,新建起房屋635幢,总建筑面积达6.6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约25平方米,实现了全村渔民上岸定居的夙愿。 (二)扶贫大开发推动经济发展。要安置好所有连家船民,更要解决他们上岸后的生活出路问题。要“搬得走、住得下”,还得“稳得住、富起来”。临海而居,自然还是要靠海吃海,不过“吃法”与以前不一样,重在发展海上养殖业。一是技术培训强素质。依托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协会等部门,定期组织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增加水产养殖科技水平,为水产养殖提供人才基础。水产养殖户逐渐改变传统养殖观念,自发配备了增氧机、发电机,村民带头创新研发出“瓶养章鱼”技术,养殖技术逐年提高。现全村网箱养殖达3980箱、吊养牡蛎3350亩、滩涂养殖600亩、海带养殖186亩、龙须菜养殖1500亩、池塘养殖400亩、瓶养章鱼30万瓶。讨小海已经过时,经略海洋才是发展之路,渔民转型蔚然成风,目前溪邳村拥有铁质运输船8艘,运输吨位达1.65万吨,年创产值800多万元,解决了100多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信贷扶持做保障。2009年,溪邳村被上级列为财政部、国家扶贫办的第一批“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为进一步帮扶村民多渠道筹措生产发展资金,成立了村经济发展互助协会,拥有起始基金55万元(上级扶贫部门支持40万,村财配套15万),现发展互助会员68人,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59万元。依托福安市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全国贫困农户自立能力建设项目——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县”的契机,先后组建五户联保互助组115个,组织575户入社,累计发放小额信贷扶贫资金2150多万元。拓展经济互助协会规模和生产项目,协调好支农信贷和小额贷款对渔业产业的扶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虎扑篮球:大学、集美大学合作开展水产养殖实验,建立滩涂养殖实验基地,发展养殖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成立网箱养鱼、塘内养殖品牌、无公害生态滩涂养殖等三个合作组,在“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上下功夫,打响溪邳村小海鲜品牌。???(三)强化党建强堡垒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目前村党总支下属有7个党支部,党员93名。村党总支始终坚持“抓党建、强经济、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结合本村实际和渔村特色,探寻特色党建工作模式,大力推广“168”党建模式;按照先进党组织的“五个好”和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标准带领广大党员、干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三会一课”“渔排党小组”组织生活会制度,保障党员党性与教育;完善流动党员服务体系,抓好“驻韩党支部”日常管理;持续通过“三向培养”即“党校”“远程教育”“组织培训”等着力打造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体及村两委接班人;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管理与党内重大情况通报制度和两委班子监督评议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党内帮困行动,充分发挥党内帮扶救助基金会、溪邳村经济发展互助协会,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紧紧围绕党建促发展,致力“念好海经”,通过落实一项“好政策”、打造一支“好队伍”、提出一条“好思路”、建立一套“好制度”四个“好”,形成长效规范的党建机制,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高村民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地位,让村民在经济和政治上真正当家做主,脱贫致富。 (四)保障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上了岸,有了家。连家船民不再受颠簸之苦,看病也方便了。为了有效保障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村里还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一是本村37-59周岁村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费均由村财负担;二是本村村民医疗保险个人负担部分均由村财负担;三是本村60周岁以上的党员,按国家社保补助标准,补足每月100元,补足部分由村财负担;四是要重视人才培养,继续办好溪邳小学,本村学生每年新考上大学本科的给予奖励,重点大学、本一大学、本二大学分别一次性给予奖励5000元、3000元和2000元,奖励金均由村财负担;五是本村村民死亡的,火化一例由村财给予补助1000元;六是在村级敬老院入院供养的五保户,除民政部门给予补助外,其余不足部分由村财负担;七是在部队服役人员,除国家民政部门给予补助外,每人每月由村财给予家庭补助200元;八是巩固完善党内帮扶救助基金会和经济发展互助协会,切实解决困难党员和“计生三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九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溪邳建成经济稳速发展、居住环境生态、社会风气良好、管理民主规范的社会主义小康渔村。 四、发展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抢抓海西经济发展、“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好时机,溪尾是福安南部湾坞半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已通过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运行,溪邳村作为溪尾镇生态型工贸临海城镇建设的综合所在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根据“溪邳村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继续实施“五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思路。强化产业支撑,创建新型经济组织,加大水产品养殖-加工-营销一条龙管理,带动特色溪邳小海鲜线上线下销售,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打好扶贫开发文章,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执政指导思想,立足本村实际,严格贯彻落实虎扑nba: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实施精准扶贫,扎实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尽快使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下一步,要坚持分类指导,优先完成剩余贫困户6户22人的脱贫任务,把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传递给村民。其中,有劳动能力愿意发展产业的,通过产业扶贫政策予以扶持;对因上学致贫的,通过扶贫助学工程,慈善救助予以扶持;对因病致贫的,通过医疗救助予以帮助;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五保、残疾户,主要通过社会兜底的方式予以保障,确保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力争到202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半,达到1.3亿元,年均增8%,人均纯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半,达到1.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50万元。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群,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力争把我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渔村。 ?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