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话应急】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地质灾害防治亟待突破
2020-05-28 09:49:52??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陈静 我来说两句 |
“近年来,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有效监测了地质灾害隐患,但当前的研究还远不能满足地灾防治的实际需求,‘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灾难’依然是亟须突破的难题和瓶颈。”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监测预警需多方借力 2019年7月23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发生山体滑坡,造成近1600人受灾。许强带领团队立刻赶往现场,全面开展监测救援工作。 “水城的山体滑坡发生前基本没有临滑征兆,完全是突发强降雨引起的。我们原来的那套技术没有监测出来,必须开始研究新的技术,目前此类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许强说。 许强指出,临滑前兆往往被作为判定滑坡和主动撤离的重要依据。而水城这次滑坡之前没有征兆,发生于稳定性较差的斜坡,很难被现有技术手段识别和发现,必须通过地勘手段才能查明坡体下的结构特征和物质组成,从而确定其是否为隐患。 “突发灾害监测预警还需多方借力,下一步我们将对监测范围内的斜坡开展地质调查和地勘,进一步发现、查明灾害隐患。”许强说。 极端环境预警是难题 许强介绍,目前除突发性极强的灾害外,他的团队所监测的地区,常规灾害基本都能做到及时预警,近年来他们已成功预警了10多次山体滑坡。如对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地区的监测,仅2019年就实现了3次精准的滑坡预警,预警时间更是提前到了灾害发生前的32小时。“但非常规条件下的灾害预警依然是难题。”许强说。 2019年,许强随全国政协调研团来到西藏开展相关调研。调研期间,他受铁路部门之邀,协助解决川藏铁路线上的地质灾害防治问题。青藏高原是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多发区域,具有发生频率高、滑坡体数量多、灾害造成的损失大等特点。 “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人上不去,机器设备也上不去。此外,这里的昼夜温差达到70摄氏度以上,白天零上40多度,晚上零下30多度。机器设备根本就受不了,运行了不到两天就坏了。再就是前一天晚上放了监测设备,第二天早上就被厚厚的雪盖住了,信号传输受到了很大影响。”许强说。 目前许强所带领的团队正在研究攻克高海拔极端天气下灾害监测预警的相关技术,如利用无人机高空投放设备,采用航空物探手段开展典型区段的地勘工作等。下一步许强还将根据月球车的制造原理对相关设备仪器进行改造。 许强坦言,青藏高原上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灾害防治确实是一项世界难题,但他在难题面前从来没有退缩过。 活用技术可突破瓶颈 据许强介绍,现有的灾害监测主要利用光学遥感、InSAR(合成孔径雷达)及LiDAR(激光雷达)来抓取、合成、分析影像。而这三项技术各有优缺点,必须实现综合运用才能准确监测到灾害隐患。“光学遥感影像可以清楚识别出曾经发生过滑坡和明显变形的区域,但在降雨期间识别精度低;InSAR在识别滑坡形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不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LiDAR可以获取厘米级分辨率的地表模型,但必须要用大型无人机作为作业平台,目前还难以在一线灾害调查工作中普遍推广使用。”许强说。 许强认为,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从不同角度识别和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已经成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一大实际需求。 “监测只是手段,预警才是目的。除了应重视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研发和隐患点的监测外,更应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尤其是各种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建立和研究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判断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等研发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许强说。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