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档案

小车间编织“大梦想”

面对贫困人口较多的弘德村,福建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红寺堡工作组精准施策,发展订单式援建,让困难群众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亦工亦农两兼顾,挣钱顾家两不误。

[ 易地搬迁扶贫 ]
档案详情

福建德化驻宁夏红寺堡工作组:小车间编织“大梦想”

红寺堡区弘德村是个十二五生态移民村,也是个深度贫困村,村里有近千户建档立卡户,土地贫瘠,外出务工便成了村里青壮年养家的唯一希望。

面对贫困人口较多的弘德村,福建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红寺堡工作组,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该村85%以上的劳动力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村里大多是没有技术的留守妇女和老人。红寺堡区工作组精准施策,发展订单式援建,让困难群众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亦工亦农两兼顾,挣钱顾家两不误。

德化县援建168万元,德化一家企业援建10万元,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订单式援建新模式随即探索启动。工厂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2019年5月,引进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入驻经营,专门生产各种规格高、中、低档瓦楞纸箱、纸盒、礼品盒等包装用品。稳定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工资3000元,使农村群众尤其是农村妇女实现了就业持家两不误。

侯刚是弘德村村民,8年前他和父母一起从原州区张易镇搬迁到弘德村,因收入来源单一,侯刚2015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户。候刚的父母年纪大了,两个孩子也没有人带,看到村里建了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他高兴坏了,于是与妻子决定进车间打工,他们夫妻二人成了第一批进车间的工人。

刚进车间时,侯刚做的是单一的机器操作工作,但他底子好、年轻好学,工作闲暇时,对各类机器都忍不住研究操作一下。时间一长,车间的大型模切机、高速印刷开糟机、粘箱机、贴面机、钉箱机,他都能操作了。技术全面无短板、机器操作娴熟,加之勤劳能吃苦,侯刚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小组长、主机手,职位越升越高,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参与生产工作。

2020年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扶贫车间全面复工复产,但由于机器闲置了两个月,重新运作时发生了故障,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作为车间的技术“大拿”,侯刚主要负责进行抢修。同时,在大家的推举下,侯刚出任了车间负责人,身份转变后,他更是干劲满满,短短3个月,车间已经实现产值500万元。

侯刚夫妻两人的月收入都达到了七千多元,一家人在家门口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51岁的弘德村村民赵右梅,老伴因生病无法外出打工,全家的生活来源全靠赵右梅一人承担。她上了年纪,外出打工没人要,还好村里建了扶贫车间,能让她捡些轻活干,挣点工资养活家里。当前,车间已稳定帮助30余名中老年人务工,工人平均年龄60岁以上,每人每天工资20-50元不等,工资现金日结,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因此赢得了老年人的高度赞誉。

2020年6月8日,虎扑nba:总书记在宁夏红寺堡区考察了弘德村扶贫车间。虎扑nba:总书记指出,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虽然收入不比进城务工高,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还能照顾家庭,一举多得。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很有意义。 

扶贫车间就是党的“民心车间”。自德化县与红寺堡对口支援以来,两地政府瞄准贫困地区致贫主要原因,从增加贫困户收入这一最薄弱环节入手,集中力量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增加群众收入,从单纯的给钱给物援助发展为订单式、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让贫困地区发生由内而外的转变,从而啃下了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在扶贫车间、特色农业等项目的有力带动下,弘德村贫困发生率从69.8%下降到了0.78%,建档立卡贫困户从1036户减少到了20户,2019年成功实现了整村脱帽。有很多像侯刚这样的村民在扶贫车间里找到了脱贫路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资料来源:福建德化驻宁夏红寺堡工作组)

(东南网编辑 黄智超整理)

点击下拉展开全文
更多》 其它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