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魂牵天下客家人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的历史。清朝诗人黄遵宪的诗里这样写道:“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福建是客家祖地。福建客家的建筑、民俗、艺术、宗祠等具有相当的特色和极高的成就,并在新时代里绽放出夺目光彩。[详细]
  • 开漳文化:跨越海峡的祖根认同
  • 漳州天一信局:见证百年华侨奋斗史
  • 走进“海丝”遗留的风景
  • 妈祖文化:走向世界的福建名片
福建是文化大省,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在闽越文化基础上,融合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形成的,兼具山林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点,又有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福建文化品牌建设,提出文化强省战略。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著名学者蔡尚思寓论于诗,肯定了朱子文化的历史地位。朱子文化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700年的历史地位,福建赢得了“海滨邹鲁”盛誉。
她,代表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人们赋予她诸多神奇的传说,她的信众从莆田迈向世界,她就是妈祖。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灵妃一女子,瓣香起湄洲”,妈祖仙去逾千年,但她留给人们的更多是教化和启迪。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福建泉州是始发点之一。有专家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几千年来一直和福建的发展紧密相连,海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福建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进步,福建也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绵延起了重要作用。
福建船政由清政府于1866年创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船政在中国近代科技、教育、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树起了重要的里程碑。福建船政历时数十年,成绩卓著,形成具有超越时空意义且具永久价值的船政文化和船政精神。

古瓷都德化的蜕变

    泉州市德化县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详细]

惠安雕艺产业之变

    惠安雕艺,在智慧与巧手中,在延伸变革中,正实现华丽之变。[详细]

泉州花灯

    时至今日,泉州花灯更加花样百出,从里到外翻了个个儿。[详细]

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中国传统工艺“三宝”。[详细]
闽剧,又称“福州戏”,明朝末年,由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与福州地区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的,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瑰宝,在福州方言地区有广泛的演出市场。
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流传千年、品种繁多。福建木偶戏与当地宗教文化、民俗活动和民间工艺美术交相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文化并传播至台湾,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用泉州闽南语演唱,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福州立夏风味小食节

    福州传统有“做夏”习俗,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品尝自家烹制……[详细]

榕清明节吃"菠菠稞"

    福州的清明节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风俗,而福州八县风俗又各有特点。[详细]

莆田“跳火”活动

    在著名侨乡莆田闹元宵,其最有特色之一的就是“跳火”活动……[详细]

点灯·添丁

    泉州有一个传统的习俗——送灯,“灯”,是闽南话“丁”的谐音。[详细]
开漳文化:跨越海峡的祖根认同
漳州天一信局:见证百年华侨奋斗史
走进 "海丝" 遗留的风景
妈祖文化:走向世界的福建名片
福建泉州:伴 "海丝" 茶叶香飘海外
泉州打造 "海上丝绸之路" 先行区
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