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建道路增多,找不着路怎么办?
能否修建永久性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
公共交通如何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
……
市政协委员认为,进一步让交通系统更便民,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2日,全省第一条城市快速环形路——福州三环快速路主线通车。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欢欣鼓舞,认为三环路的通车,大大改善城区路网结构,有效缓解主城区和进出城的交通压力。许多委员纷纷建言献策:福州市在加大城市交通干道建设的同时,应从一些细微处着手,畅通城市建设“毛细血管”,让城市交通更便民。
全市范围内推广便民自行车
【委员调查】
2011年6月,福州市启动公共便民自行车智能系统,在鼓楼区范围内设置24个站点,投放600余辆自行车。郑友坚委员调查后发现,便民自行车投放后深得市民欢迎,可惜站点太少,布局不够合理,更遗憾的是路况不好。
【委员观点】
“扩大公共便民自行车覆盖范围,把公共便民自行车网络扩展至全市各城区。”林绍彬建议,福州市可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公共客运交通中心站及换乘枢纽站以及居民小区、大卖场、旅游景点、酒店宾馆、学校、政府机关等人流量大的地点增设租车点,改善不同出行方式之间衔接换乘条件。
“在市区内建设‘绿色自行车智能系统’,扩大便民自行车使用范围。”郑友坚委员建议,在鼓楼区原有的系统上,尽快让台江区、晋安区等区与其接轨联网。
郑友坚委员建议,进一步合理设置自行车站点,如鼓楼区应增加网点;每个站点自行车不需太多,小站点6~8辆即可,可采用网多车少的模式。
设立城市地图指示牌
【委员调查】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激增,马路的扩建、改道、新建使得城市交通发生很大变化。吴茗委员调查发现,道路的变化,不仅使到榕的外地人,甚至本地人都常常失去方向感。吴茗委员还发现,市区早先树立的为数不多的救助引导牌等虽兼有地图指示牌作用,但由于没有及时更新,已无法满足路人需求。
【委员观点】
“设立城市地图指示牌不但方便市民出行,更有利于指导来榕客商认识福州。”吴茗委员建议,在每条主要道路的路口设立外立面明显统一的城市地图指示牌,用中英文标明所在的位置、所在地的主要马路、主要街区、文化场所、绿地、公交站点、厕所、商场等,以及附近门牌号的大致范围,便利人们出行。
“城市地图指示牌应精心设计,美观实用,成为街头一景。”吴茗委员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触摸式的路线指引图。此外,城市地图指示牌不仅市中心要设立,还应覆盖到各个新区乃至城市的边缘地带。
设置无障碍公交专线
【委员调查】
“肢体残障人士由于出行条件的原因,行动受到很大制约,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如果能在公共交通系统中为残障人士的中远距离交通提供服务,将大大拓展他们的生存空间。”陈亢委员调查发现,虽然目前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施正逐步完善,但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存在“盲区”。
【委员观点】
“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尝试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除了惠及残障人士,还能起到引领社会良好风尚的作用。”陈亢委员认为,公共交通系统中为残障人士的中远距离交通提供服务可通过以下措施展开:
选择部分主要公交线路,各配置2辆具有自动升降平台及轮椅固定等设施的特种公交车辆,在非搭乘高峰的指定时间段为残障人士提供服务,在其他时段,为普通乘客服务;
设置无障碍公交专线,全部配置专用车辆,在全市范围内规划线路(环线)及停靠点,为残障人士提供全天候服务,同时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供普通乘客使用;
对停靠站点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
将立体停车场纳入城市规划
【委员调查】
2011年初,福州汽车保有量已达到44.7万辆,其中私家车25万辆,且汽车以每月数千辆的速度快速递增。九三学社市委会调查发现,我市的停车场配套、建设大大滞后于车辆的增加速度,现有停车位约11万个,道路停车位4029个,夜间泊位1034个,缺口巨大,无法满足市民停车需求,且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委员观点】
立体停车场将汽车分层“叠放”,具有占地少、容量大、空间利用率高、单位建设成本低、环保安全等优点。资料显示,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
九三学社福州市委会建议,将立体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停车场建设规划中,对城区新建大型工程和大型居民区,必须按标准要求建设永久性立体停车场的同时,充分发挥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易于组装和拆除搬迁的优点,对现有闲置的空地、暂时无法开工的工地、破产企业、生源不足的中小学校等闲置场地建立机械式临时停车场。
慢行系统释放城市空间
【委员调查】
王艳玲委员发现,福州市慢行系统存在措施不足的问题。据调查,目前福州市有些道路只有一侧有自行车道,有的甚至两侧都没有自行车道;有的城市非机动车道和人行车道常被停车位侵占;有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被沿街店铺与机动车停车侵占。
【委员观点】
“把公共便民自行车交通系统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建立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公共汽车、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各类交通有机衔接的道路交通运行体系。”林绍彬委员认为,这是舒缓福州城市交通难的环节之一。
王艳玲委员认为,慢行交通系统可把城市空间归还给公众,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她建议,在新区建设中开辟慢行休闲道;三环路应尽快合理设置非机动车道等慢行系统设施,并依托城市道路,对车站大道、商业街等重要步行通道进行梳理整治;同时对人流量大、行人过街困难的路段,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等,尽量确保慢行安全与畅通。
(福州日报记者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