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直通屏山> 网络问政 > 正文
微博问政成趋势 网络声音促政府治理模式转型
www.fjnet.cn?2011-06-29 16:55?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我来说两句

“微博问政”已成趋势

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报告实验室、中国舆情网2011年4月发布的《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

《报告》显示,政务微博呈现出的特点有,1.机构微博数量多于官员微博,南方地区发展政务微博的意识更强。2.公安微博所占比例最高、服务性最强,党政机关、交通部门亦成亮点。3.官员微博的行政级别呈金字塔型,县处级官员规模最大,高层官员更易成意见领袖。

《报告》主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传播学博士张志安向本刊记者表示,“微博问政”确实已成热点和趋势,但如何避免其异化成为政务平台,如何理性应对一些非理性的网络舆情和社会情绪,还有待考验。

“目前我们整体的信息公开还是一种选择性的公开。”张志安指出,很多情况下,对政府有利的,政府公开;对政府不利的,则不公开。“另外,主动公开的多,被动公开的少。所谓主动公开就是自上而下的发布信息,而一旦公民要求政府提供相关信息,政府回应就比较慢。”

另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尽管一些政府机构或官员开了微博,但无非发些不痛不痒的帖子。发过几条后,干脆选择沉默,当起了“僵尸微博”。

张志安在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有两类官员开微博最多,一是技术型官员,因为他的工作没有风险,只讲专业,不谈政治。二是即将退休或已退居二线的官员。这充分说明一些政府部门开微博是被动的、无奈的,是上面派下来的任务,但大家都怕在微博上说错话。”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