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直通屏山> 网络问政 > 正文
网络问政拓展传统工作新平台
——对话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
www.fjnet.cn?2012-10-30 16: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广东成为全国网络问政的先锋,广东省妇联也在全国妇联系统率先推出网络问策,引起社会很大反响。记者近日就网络问政的相关话题专访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妇联主席温兰子。

记者: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网络运用第一大省,近年来,从省委书记、省长亲见网友,到各级党政官员纷纷“触网”,再到各种政务微博积极发声,广东网络问政可谓引领风气之先,请问省妇联是如何积极运用网络问政手段拓展工作平台的?

温兰子: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熟悉了解并善于运用网络是一门必修的功课。网络是一个开放、透明、即时的公共意见平台;网民多数是青年,思想比较敏锐,文化层次较高。如何通过网络了解妇女群众的需求、意见,如何增强与网民的互动,是广东省妇联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听到基层和不同妇女群体的声音,可以更广泛深入地了解、掌握民情和民意,扩大妇联的联系面,对妇联工作必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和促进,这也是妇联进行网络问策的原因。

记者:请问省妇联网络问策的效果如何?

温兰子:省妇联新闻宣传向全媒体拓展是从“触网”开始的。2009年,在风起云涌的网络舆情大潮中,广东省妇联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的威力,策划了“新时代·新女性·新生活——广东妇联网络问策”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网上征文、在线交流、网友见面会等系列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收到全国各地征文来稿3000多篇;高层次网友见面会吸引了不少知名网友从外省赶来广州参加,奥一网全程视频直播,使影响无限延伸。据统计,活动相关页面的点击访问量达到116.5万人次。广东妇联网络问策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入选2009年“广东网络问政十大经典案例”,省妇联宣传部被评为“广东网络问政榜样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作出批示,认为省妇联“适应新形势,运用网络新手段,开辟了做好工作的新平台,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值得肯定”,希望我们“发扬光大,再出佳绩”。

记者:“新时代·新女性·新生活——广东妇联网络问策”圆满结束后,省妇联连续多年坚持开展不同主题的网络问策行动,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温兰子:为了凝聚广大网民的智慧,寻找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有效方法,省妇联2010年3月与《羊城晚报》、金羊网合作开展以“两性和谐 让家庭远离暴力”为主题的公众意见网络征询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主办方共收到问策征文1047篇,2023名网友参与问卷调查,网友讨论发帖留言4699条;问策页面点击量1096万人次,专栏访问29.5万人次。此次以维权专题开展网络问策活动,达到了集中民智、广泛宣传的双重目的,是省妇联妇女维权工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为使广东妇女儿童新规划的制定更加体现科学民主和符合实际需要,2011年,省妇联协助省妇儿工委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网络问策,以南方网为主要平台,以关乎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教育、健康、社会福利和环境为论题,采取主帖讨论、专家在线、网友跟帖、网络问卷、网友座谈等方法,广征社会意见。新规划网络问策反响热烈,仅一个月,点击流量超过27万人次,收到网友建议1100多条,近1.4万人参加了网络问卷调查。

记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网络问政在广东初显威力,而且在向纵深发展,今后将如何更好运用这一平台听取民意、开展工作?

温兰子: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更提出要推进网络参政问政制度化。可以预期,网络问政在广东将逐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通过近几年举办网络问策活动的实践,我们看到,广东的网民思想活跃、智慧云集、渴望发声,广东的民智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我们希望通过网络问政,能进一步促进大家对我省妇女工作的关心,促进我省妇女事业的科学发展。(本报记者 林志文)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