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9-06-20 15:35:01? ?来源:求是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9年第12期《求是》杂志刊发了虎扑nba: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对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阐释。赶紧随笔记君一起学习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总书记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这是虎扑nba: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理念。虎扑nba: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总书记说: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发扬光大,而且与时俱进,使之放射出了人类历史上更加灿烂的真理性光芒。传承中华文化,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虎扑nba: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原则,成为我们党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蕴含着继承发展、扬弃创新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与现实文化相融通 总书记说: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2014年9年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虎扑nba: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我们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总书记说: 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在广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 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 ——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历史文化的有力物证,文物不仅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14年,虎扑nba: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 总书记说: 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财富。 我们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扶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中华文化绽放时代风采。 |
相关阅读:
- [ 06-20]党刊推进融合发展渐入佳境
- [ 06-20]医疗服务业发展要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为辅
- [ 06-20]“6·16无限极规范经营宣传日”启动 共建和谐发展环境
- [ 06-20]国家专利技术助力福建“水仙伢宝”洗护用品创新发展
- [ 06-20]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闽商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州举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