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央视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新华社记者朱玉因为披露服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调查性报道得到专家和观众的推选。今年,是她入选“中国记者风云人物”10周年,也是她从事新闻工作的第27个年头。此时此刻,朱玉依然奔波在采访途中。
十年转型:从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
尽管这10年朱玉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她表达新闻的方式却有了新的变化。朱玉在新华社拥有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多媒体工作室,她负责的产品包括对话访谈栏目、小型专题片、机动调查等。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朱玉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除了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报道外,早产儿氧中毒事件、安徽芜湖红顶商人调查,以及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丁晓兵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的报道也出自朱玉之手。此外,朱玉还参与过重庆开县井喷、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
奔赴突发一线时没有犹豫过的朱玉,在刚刚得知自己要“被成立”一个工作室的时候,却感到有一点突然。
“我以前是文字记者,刚刚接触摄像机、非线编时很痛苦,好在有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也跟自己较劲,终于迈过了技术门槛。”“打通任督二脉”的朱玉在电视新闻领域体会到了另一种新闻报道方式的快乐。
“有些时候,文字难以表达的东西,电视画面的表达却非常简单,电视新闻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朱玉说。
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朱玉坦言,“自己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有本领恐慌”。
“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变,国外媒体早就开始往全媒体转型,中国也开始尝试。如果我只有写字的本事,将来还能不能吃上饭?还会有受众关注我的报道吗?”朱玉认为,“从事记者职业应该要不断尝试新东西,才会激发脑供血。”
十年见证:记者节,记者需要更多地反思
有人说今年的记者节“愁云惨淡”,朱玉说自己没有这种感觉,尽管这些年碰到的一些“现象”也常常让她为同行的素质感到着急。
“剥离记者的职业属性,首先你是一个公民,公民必须遵守法律。一旦触犯法律,无论什么样的职业头衔都无法救你。”朱玉说。
没有公权的记者群体,因为可以接触和监督公权而拥有公信力。朱玉认为,正是一些同行对公信力的不珍视令行业认可度降低。
“我在联系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有时候对方会问,你们采访收费吗?我很惊讶对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甚至要跟对方解释说这是正规采访,当然不会跟你要钱。这让我觉得可悲。”朱玉认为,与10年前相比,中国记者的形象在走下坡路,这其中的原因亟待记者的自我反思。
“不被尊重只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损害了记者的形象?我们是否拿了不该拿的钱,是否让不公正不成熟的文字见诸报端?受众看到这样的白纸黑字时怎么想?”朱玉说。
朱玉认为,记者是常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尊重报道对象本应是基本常识。但在一些特殊采访中,一些同行不顾及采访对象是否面临危险,只顾着自己提问。“我有时会对同行缺乏职业素养感到汗颜。”
“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在变,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很大危机,新媒体蓬勃发展,我们的表达形式比10年前更加丰富多彩,但新闻内核是不变的,记者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应该是基本稳固的。比如说一个好记者一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朱玉说。
十年寄语:我们本就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朱玉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这句话。”这是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评选中属于朱玉的推介词。
“这个推介词很大,其实我并不知道我能不能践行。生活在这世上,我们首先是一个人,让世界因为有你变得更好,本就是每个人的方向。”朱玉说。
朱玉认为,对记者来说,职业属性决定记者应该充满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民请命,批评监督,奔走相告,这种担当意味着付出,而践行职业使命的日复一日也许就是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的过程。
中国记者节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尽管这个节日没有法定假期,但对记者来说,节日设立的本身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记者职业带有的特殊奉献和公益性。这种肯定已然是一种激励。
“记者节即便有法定假期,相信很多记者也不能休息。职业特点决定我们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很多人在凌晨时分依然在艰难码字。记者节的潜台词也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是挺重要的,你的付出和担当,大家似乎也是看得到的,从而鼓励你更加勤奋工作。”朱玉说。
对于年轻的记者,朱玉也有一些寄语。“每个记者都希望自己遇到惊天动地的新闻,做有震撼力的稿件,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推动历史的进程。实际上,日常很琐碎的报道才是工作常态。年轻的记者们不妨耐心积累,反问自己,真的到一个有价值新闻事件出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嗅到?是不是能够做好?”
“记者节是最好的反思时刻,如何重拾社会信任?多走基层,多听民意,多静心调研,珍惜职业荣誉,拒绝有偿新闻,保证自己所写的真实客观等等。这是一个多选题,这些答案都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答案。”朱玉说。
在采访的最后,朱玉透露的记者节节日愿望是:希望能够有好一点的设备。她开玩笑地说:“请你帮我呼吁一下吧。”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