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

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举行 刘云山会见获奖代表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吴晶 华春雨)在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7日下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会见获奖代表,向获奖代表表示祝贺,向全国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

刘云山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工作者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采写好的报道,展现新的风貌,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希望新闻工作者始终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再立新功。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与呼。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树立新闻宣传工作良好形象。要始终坚持服务人民为本,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灵深处,贯彻“三贴近”要求,坚持不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基层一线,把更多的镜头、版面对准普通群众,把新闻写在广阔大地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参加会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会见,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刘奇葆在讲话中指出,新闻战线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虎扑nba: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新闻宣传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刘奇葆强调,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推进新闻报道改进创新,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扎实有效地改进文风,增强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要自觉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信息,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尊重、赢得人民赞誉。

中国记协主席田聪明在会上致辞。人民日报范正伟、新华社李柯勇、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温宝明、上海广播电视台朱晓茜等4位获奖代表先后发言。中央有关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中央新闻单位及其他在京新闻单位代表共约350人参加会议。

8日,《渤海早报》记者邵隽将在工作中度过自己职业生涯的第6个记者节,“长期以来都是工作为先,大家都习惯了。”

记者节和护士节、教师节一起,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行业性节日。长期以来,头顶“无冕之王”光环的中国记者们在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假新闻、有偿新闻等负面事件频出让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不久前,广东《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因刊发了多篇涉及一家中国上市公司的失实报道,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被检方批捕。该事件让中国新闻媒体经历了一次“震荡”,引发民众对媒体公信力与记者职业道德的讨论。

“都市报的压力和竞争是很大的。虽然记者工资不高,工作强度大,媒体环境压力很大,但是这不是降低职业操守的理由。中国媒体人仍然要自律。” 新京报时事新闻部记者储信艳觉得陈永洲事件“令人唏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月表示,要对全国25万名记者开展岗位培训和考核。新闻伦理和防止虚假新闻是培训内容之一。这一举措被认为旨在提升整个新闻队伍的职业素质。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孙振虎认为,本次培训考核针对全国新闻从业人员,从培训内容上看,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提高新闻人员的写作技巧和水平,而是提高全国记者的职业素质,净化行业风气、促进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从业超过20年的《安徽日报》记者王恺将首次参与此类培训,“我认为这次培训很有必要,感觉像是一次记者界的‘国考’,现在的媒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已经和我刚工作时大不一样,但职业道德对于每个时代的记者来说,标准和高度不应该降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7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上表示,要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守社会责任,恪守职业道德,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树立新闻宣传工作良好形象。

除了职业素养的提升,中国迅速发展的新媒体也给记者带来了挑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冲击,这些媒体的记者也面临压力。包括主流媒体在内的传媒机构把微信、微博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作为发展的着力点之一。

“活儿不如以前好干了,一年比一年压力大。”是不少记者的看法。“新媒体很快,我们就做得更深;新媒体很全面,我们就做得更精。”从业近8年的储信艳说。

“新闻行业也需要创新,而现在就是革新的时机,媒体应该不断变革适应读者的需求。” 《彭博商业周刊》记者赵轶佳对新媒体表示期待。

10月28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正式成立。这是上海两大传媒集团在多样化传播格局下,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安徽《新安晚报》一位记者表示,包括他所在的报社在内的许多国内传媒集团在近年来都成立了全媒体中心,希望借此应对新媒体的不断冲击,“现在传统媒体的压力都很大。”

“对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传统媒体应该在保持生产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开拓全媒体业务。”北京媒体从业者陆笑天说。(记者詹婷婷、李来房、曹凯 参与采写记者:梁赛玉、王文)

2003年央视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新华社记者朱玉因为披露服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调查性报道得到专家和观众的推选。今年,是她入选“中国记者风云人物”10周年,也是她从事新闻工作的第27个年头。此时此刻,朱玉依然奔波在采访途中。

十年转型:从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

尽管这10年朱玉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她表达新闻的方式却有了新的变化。朱玉在新华社拥有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多媒体工作室,她负责的产品包括对话访谈栏目、小型专题片、机动调查等。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朱玉以调查性报道和人物报道见长。除了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报道外,早产儿氧中毒事件、安徽芜湖红顶商人调查,以及任长霞、郑培民、宋鱼水、丁晓兵等多个重大典型人物的报道也出自朱玉之手。此外,朱玉还参与过重庆开县井喷、非典、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

奔赴突发一线时没有犹豫过的朱玉,在刚刚得知自己要“被成立”一个工作室的时候,却感到有一点突然。

“我以前是文字记者,刚刚接触摄像机、非线编时很痛苦,好在有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也跟自己较劲,终于迈过了技术门槛。”“打通任督二脉”的朱玉在电视新闻领域体会到了另一种新闻报道方式的快乐。

“有些时候,文字难以表达的东西,电视画面的表达却非常简单,电视新闻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朱玉说。

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朱玉坦言,“自己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有本领恐慌”。

“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变,国外媒体早就开始往全媒体转型,中国也开始尝试。如果我只有写字的本事,将来还能不能吃上饭?还会有受众关注我的报道吗?”朱玉认为,“从事记者职业应该要不断尝试新东西,才会激发脑供血。”

十年见证:记者节,记者需要更多地反思

有人说今年的记者节“愁云惨淡”,朱玉说自己没有这种感觉,尽管这些年碰到的一些“现象”也常常让她为同行的素质感到着急。

“剥离记者的职业属性,首先你是一个公民,公民必须遵守法律。一旦触犯法律,无论什么样的职业头衔都无法救你。”朱玉说。

没有公权的记者群体,因为可以接触和监督公权而拥有公信力。朱玉认为,正是一些同行对公信力的不珍视令行业认可度降低。

“我在联系采访对象的过程中,有时候对方会问,你们采访收费吗?我很惊讶对方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甚至要跟对方解释说这是正规采访,当然不会跟你要钱。这让我觉得可悲。”朱玉认为,与10年前相比,中国记者的形象在走下坡路,这其中的原因亟待记者的自我反思。

“不被尊重只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损害了记者的形象?我们是否拿了不该拿的钱,是否让不公正不成熟的文字见诸报端?受众看到这样的白纸黑字时怎么想?”朱玉说。

朱玉认为,记者是常和人打交道的职业,尊重报道对象本应是基本常识。但在一些特殊采访中,一些同行不顾及采访对象是否面临危险,只顾着自己提问。“我有时会对同行缺乏职业素养感到汗颜。”

“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在变,传统媒体确实面临很大危机,新媒体蓬勃发展,我们的表达形式比10年前更加丰富多彩,但新闻内核是不变的,记者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应该是基本稳固的。比如说一个好记者一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敬业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朱玉说。

十年寄语:我们本就可以让世界更美好

“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朱玉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这句话。”这是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评选中属于朱玉的推介词。

“这个推介词很大,其实我并不知道我能不能践行。生活在这世上,我们首先是一个人,让世界因为有你变得更好,本就是每个人的方向。”朱玉说。

朱玉认为,对记者来说,职业属性决定记者应该充满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民请命,批评监督,奔走相告,这种担当意味着付出,而践行职业使命的日复一日也许就是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的过程。

中国记者节同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尽管这个节日没有法定假期,但对记者来说,节日设立的本身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记者职业带有的特殊奉献和公益性。这种肯定已然是一种激励。

“记者节即便有法定假期,相信很多记者也不能休息。职业特点决定我们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很多人在凌晨时分依然在艰难码字。记者节的潜台词也就是让你觉得自己好像确实是挺重要的,你的付出和担当,大家似乎也是看得到的,从而鼓励你更加勤奋工作。”朱玉说。

对于年轻的记者,朱玉也有一些寄语。“每个记者都希望自己遇到惊天动地的新闻,做有震撼力的稿件,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推动历史的进程。实际上,日常很琐碎的报道才是工作常态。年轻的记者们不妨耐心积累,反问自己,真的到一个有价值新闻事件出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嗅到?是不是能够做好?”

“记者节是最好的反思时刻,如何重拾社会信任?多走基层,多听民意,多静心调研,珍惜职业荣誉,拒绝有偿新闻,保证自己所写的真实客观等等。这是一个多选题,这些答案都结合在一起才是正确答案。”朱玉说。

在采访的最后,朱玉透露的记者节节日愿望是:希望能够有好一点的设备。她开玩笑地说:“请你帮我呼吁一下吧。”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高洁

夜晚来临,逐渐亮起的霓虹灯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却有一些人无暇顾及华灯初上的美景,为第二天的选题自觉加起夜班。11月8日,中国第14个记者节即将来临,他们也许忙于工作而无暇享受属于他们的节日。

一个月前,《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事件引起了行业震动,“余波”也并未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而消退。即将来临的记者节,带给不少“无冕之王”沉淀与反思的机会。

“西北狼”的困惑

2010年,西部一家都市报进行一种细分市场与受众的尝试,在周边一座小城市创建了子报。创刊时那句口号“奔赴没有狼的草原”,吸引了不少像胡旭一样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

怀揣新闻理想,21岁的他一走出校园,就像一只饥渴的猛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中汲取养分。一年内他几乎走遍了这座三线城市的每个角落,“一年大约有10个月在采访的路上”,胡旭的语气中有骄傲,也有疲惫。

但是工作所付出的辛苦,有时和收获的满足并不完全对等,胡旭也曾怀疑自己究竟能为别人带来什么、给自己带来什么。有一次,在采访一位受误导而将毕生积蓄投入保险的老人时,他见老人老泪纵横,便递出一张纸巾,但是那位老人却不伸手接过,而是盯着他足足有一分钟。“大爷的眼神像一把尖刀所发出的亮光一样直射我的内心,但我有何德何能为他主持公道。”

2012年,随着网络新闻媒体方兴未艾,胡旭所在的报社广告收入日趋下滑,他也选择了“裸辞”,不是因为收入,而是对这家报社的理念产生了怀疑。“事件当事人才是新闻真正的主人,我们替他们表达痛苦,压力太大。”胡旭说他对报社没有抱怨,只有遗憾。

如今在北京一家报社供职的胡旭坦言,在传统媒体做报道越来越艰难。“纸媒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为了艰难生存,报道监督对象经常被‘公关’,报道空间越来越逼仄。”但他从没有后悔选择记者的职业一路走下去。“我无力做什么,仅仅想成为事实的记录者。”胡旭说。

“标题党”的身份尴尬

如果说胡旭是为理想而感到困惑的话,还有这样一批“记者”,对自己的身份都存有疑惑。

“我们称自己是记者,但当采访对象要我们出示记者证时,时间仿佛停滞了。”27岁的小马供职于一家网络门户网站,虽然按照规定,他们并没有采访权,同样不会拥有记者证,但他们除了在办公室编辑、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外,偶尔也会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趣闻、发现真相。“我认为我们介于正规记者和草根记者之间,但两头都在以某种方式拒绝我们。有时候就索性说我是‘自媒体’。”小马的回答很干脆。

已在网站工作两年的他,却说自己从未找到归属感。小马说:“业内对网络编辑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虽然可以利用已有的影响力做些采访,但是遇到重大突发或者重大事件,内容基本上还是源于报社、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二次加工者,不能去一线采访,还是有些不甘心。”

小马的困惑还不仅于此,由于他的报道受众需要点击网址才能看到,所以经常要炮制出表面轰动、实则无聊的新闻。“可以说内容和标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标题党’无处不在。”小马说。

“拼速度、拼流量已是工作常态,,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重大报道时,各家都会抢最新、最独家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发出,有时候消息源并非准确,但为了博得眼球,也就得打打擦边球。”小马觉得,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入行两年来,我从未有过归宿感和职业幸福感。”

“记者肩负的使命不是少了,而是更多”

“现在发出声音的渠道越来越多,想发出声音的人也越来越多。新闻价值的坚守却越发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的记者,还是新媒体的记者,要肩负的使命不是少了,而是更多。”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王天定说。

王天定说,新媒体记者和传统媒体记者不同的地方,也许在于他们所属的商业网站首先把新闻定义成一种商品,因为国内一些知名大型的门户、新闻网站大多是商业公司。但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专家张洪生教授则表示,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微博、微信具有极大粘性,他们改变的是人际传播关系。新媒体去中心化,受众多元化更为明显,因而在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责任更加重大,尤其是传统媒体的职业操守。

“我们应对转型危机的手段,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同样也要坚守新闻理想和价值。”王天定说,“照有些人的讲法,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凡是每个使用自媒体的人,都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自媒体时代,原有的专业和大众之间的壁垒和界限要突破,这是我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文章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郑昕 李金红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对喻婷来说,这是她的第一个记者节。像大多数新闻专业毕业生一样,喻婷在几个Offer的抉择中,还是选择做一名记者。

“选择的过程其实很痛苦,特别是我已经签了一家央企的文宣,要缴纳8000元的违约金才能拿回自己的三方协议。”至于到底是什么促使喻婷最终选择了记者行业,她觉得还是四年本科教育中“新闻理想”的影响。

业界有一种看法,记者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未必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不少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优势就是怀揣“新闻理想”。

在“新闻寻租”备受社会诟病的当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其实正是一名记者最应具备的基础素质。

一位曾经担任地方县长的官员曾向记者透露,一年会收到近百封记者信件,绝大多数是以发“负面报道”为筹码,谋求红包、吃饭、订报纸等不同目的。

“我一直认为在诸多职业当中,记者如同律师、法官等职业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权力和商业的影响也往往导致媒体失格,以致记者的职业形象快速下滑。”何书彬说。

何书彬从2004年毕业后进入《虎扑篮球:日报》工作,后来又去了一本历史杂志撰写历史特稿,现在他为纪录片撰写剧本。

这种“逃离”在记者行业中并不少见,在诸多大大小小的新闻发布会中,常见的是一些年轻的面孔,能够坚持一线记者工作长达10年的已算“大龄记者”。

“从2004年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就一直深受记者失格的困扰。虽然工作内容有过几次变化,不变的都是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观察并记录这个世界。”何书彬并不认为自己“逃离”了记者行业。

“将来会不会改行?我觉得可能会。”喻婷坦言,虽然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朝九晚五的工作,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太大的上升空间也常常让“转型”这个问题跳出来。

“有时候觉得生不逢时,大环境就是如此令人悲观,纸媒受到的冲击肯定会越来越大。”喻婷说。

“但一个人一辈子能做的事情很少,不想那么多的话,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当然可以收获很多。”喻婷的记者节将在采访中度过,她觉得最近的生活状态还是很快乐的。

“我有很多同学转行了,但也有更多的师弟师妹正加入这个职业。逃离或坚守并不是一个太难抉择的问题。”何书彬说。

何书彬认为,如果媒体和记者能够回归本位,会吸引更多的后来者真心地喜欢这个职业,并且一直喜欢下去。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高洁 刘宝森

记者的荣光永在前方 2013-11-08 06:49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11月8日,庆祝节日、共享光荣,更当坚守节操、奋力前行。

11月8日,新中国第十四个记者节。几许沉重,几多思考,在这个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重申责任与使命,才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每个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都曾写下自己的荣光。民主革命时期,“盗火者”把真理遍传工农大众,下笔可敌百万兵;长征路上,《红星报》伴随始终,印刻一路牺牲一路歌;新中国64年,媒体以纸笔以镜头,忠实记录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征程。如扬声器,如宣言书,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向世界宣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宣示自己的信仰和忠诚:对职业的信仰,对人民的忠诚。

今天,更为壮阔的时代图景在我们眼前展开。谁能如此幸运,可以在浓缩上百载现代化历程的30余年中含英咀华?谁又能如此幸运,可以在13亿人命运的改变中写尽风流?当十八大报告将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并列,当虎扑nba: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尤须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与呼。

见证、记录之上,做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时代前行的推动者,无疑是更高远的新闻理想。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的记者,可为社会共识的凝聚者;在泥沙俱下的网络空间,有“风向标意识”的记者,可为公共舆论的整流器;在偏激狭隘的极端心态中,守望真善美的记者,则可为正面能量的麦克风。即便键盘取代了纸笔、胶片退出了市场,只要怀揣公义之心,记者就永远大有可为。

中国即将“再出发”。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必会激起澎湃的改革新潮。改革的关键节点上,报纸刊发真理标准、改革走向的雄文,曾为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媒体记录从包产到户到抗震救灾的华章,曾奏亿万心弦共鸣之音。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改革鼓与呼,落纸当更沉,着墨当更深。如果对发展的难题缺少深切的思考,如何在火热的改革实践中寻找破题的力量?如果对群众的呼声没有深切的体认,又如何在浩荡的改革进程中发出引领舆论的强音?

正如马克思所说,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再到“走转改”活动提倡“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激荡不变的是赤子情怀。和留守儿童、老人谈谈心,看看思念的泪眼、夜晚的孤灯,更能感知城乡二元的差距;与白领们交个朋友,听听“房奴”、“蚁族”的心声,更能理解走进“春天里”的期盼……今天的中国,同样是“蹲下来才能听到、俯下身才能看清”。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最高的奖章。

新闻界前辈张季鸾,上个世纪40年代曾对“记者节”作过两个解释:一是记者的节日,一是记者的节操。今天的记者,无疑面临更多考验。从“排队领封口费”到“陈永洲事件”,虽然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却仍足以让人警醒:金钱、权力,总有大于想象的诱惑力。牢记“敬畏事实”,力戒“心为物役”,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职业声誉,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职业底线,新闻工作者才能在众声喧哗中允中守直、在利益诱惑下激浊扬清、在信息芜杂中去伪存真,为转型社会呵护出一团春意。

“始终坚持以导向为灵魂、以真实为生命、以人民为中心。”11月7日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殷殷勉励新闻工作者。不管铁轨延伸到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站台出发;不管太阳西沉于何处,总有记者向着下一个日出眺望。“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11月8日,又一个记者节,庆祝节日、共享光荣,更当坚守节操、奋力前行。

“逛逛论坛、写写博客、刷刷微博、发发微信……”新媒体时代下,这样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民众接受,传统媒体正在迎来更大的挑战。

今年11月8日是第14个记者节,在新媒体浪潮汹涌之际,记者的工作方式和生存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独家很难

“以前新闻线索的搜集,主要靠亲自去调查采访。而现在,每天我一上班就会习惯性地先上网刷微信看新闻,根据当天的热点去思考线索,这也算一种与时俱进吧。”某电台编辑刘某对笔者说。

记者们去网上淘线索,媒体也更多地加强了与网民的互动。近年来,许多媒体,如《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纷纷开通了微博平台,主动与网民交流。

不过,在网上“淘金”也不是件容易事儿。刘编辑说:“毕竟网络上有一些不实线索,需要查证属实后才能刊发。”

不仅新闻线索的搜集,许多新闻的采写过程中也引入了新媒体的方式。比如越来越多的发布会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记者无需再靠录音笔来整理资料,但同时也对记者提炼独家新闻提出了考验。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单位开始选择微博等新媒体作为信息发布平台,选择在网络上进行发布,这也是个新特点。”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冯丙奇对笔者说。

压力很大

“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拼速度我们拼不过网络,而且不出半天时间,往往网上什么角度的分析都有了。我们只好补充知识写深度文章,但有时我们写出来了,这个新闻却不热了。所以每天都在为快速地写出好新闻而焦虑。”某日报记者胡某向笔者表示。

曾有一位某都市报女记者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一天晚上,有人爆料说有顾客在餐厅吃饭滑倒了,把表摔碎了,餐厅让把人抬出去,还不赔偿。就赶紧去采访。采访到凌晨1点多,回到家,还没躺下。热线又响了,这次是火灾,3点多回来,熏得满头都是灰。”

不仅工作压力大,采访难度也在加大。胡某告诉记者:前几年采访,受访者积极性很高,希望能登上版面。而最近几年,有些人不愿意接受采访。“采访越来越难,究其原因,还是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受访者对上媒体的兴趣降低,其次,随着网络传播的不断发达,受访者也存在怕说错话的担心,觉得还不如不说。”冯丙奇分析说。

专业很强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媒体格局和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记者该如何在新媒体挑战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胡某说:“只要我们把新闻做活,写得更全面,更深入,更活泼,就会受欢迎。其次,要充分发挥权威性更强的优势,那些通过扎实的新闻调查、详细客观的分析做出的报道,还是很有市场的。”

冯丙奇认为:“在当前的大格局下,记者唯有更专业,才有出路。在新闻的时效性、独家性上,记者的优势不如从前,片面去跟网络抢新闻不仅存在失实的隐患,也丢掉了记者应有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那就是专业性。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新闻传播者,更应是个专业的新闻解读者。只要在某个领域具有深厚的内功,能够对某一新闻现象进行独特而深入的解读,那么这样的文章受众是喜欢看的,这样的记者也是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