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国内>>国内热词>>沪港通 启动

综合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18日表示,沪港通昨天(17日)开通是香港金融事业发展的大日子,着眼的不是实时有多少资金来港,而是壮大香港金融业、推动香港作为国际资金进入内地的门户。

他表示,香港特区政府重视金融业,希望好好运用内地十二五规划对香港金融事业发展的支持,将香港发展成为信息和信息中心,能让外国企业透过香港取得内地公司信息及报告。他强调香港金融业的壮大,可为香港青年人制造更多就业机会。

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18日接受香港电台访问表示,在沪港通开通首日,北上沪股通额度于17日下午14时前已用完,估计是基金大户买盘为主;至于南向港股通成交全日只用去一成多,对港股昨日成交刺激一般,他认为是两地散户仍未热身,估计要等沪港通开通一段日子,运作顺畅,加上市况调整,增加投资者兴趣后,成交应会增加。

陈家强表示,基金及券商早就沪港通开通做了大量投资者教育,但散户仍然倾向等待真正开通,评估形势及实际学习后才会参与。

他重申,沪港通长远发展会增加两地市场成交,令香港进一步巩固金融中介角色。

新华网香港11月18日电(记者 牛琪)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8日说,沪港通开通有助壮大香港金融业,使之成为国际资金进入内地的重要门户。

梁振英当日对传媒说,17日沪港通顺利开通,是香港金融业发展的大日子,但公众不应只着眼于有多少内地资金因此流入香港股票市场,因为香港股票市场一直不乏本地和外来资金。

梁振英指出,沪港通开通后,香港作为国家主要资讯和知识中心的作用将更加明显和重要,因为更多外国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会在香港取得与内地股市和上市公司有关的资讯和分析报告等,为香港提供更多经济活动、带来更多收入。

梁振英说,发展金融业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新华网上海11月18日电(记者有之炘)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其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撬动。同时,央行官员表示央行有意在上海自贸区有条件地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也为下一步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自引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以来,人民币的使用日益普及。横向看来,人民币的使用已经扩展到香港、新加坡、欧洲、美洲等地;纵向来看,人民币正在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并在现有的离岸中心深化人民币的渗透度。近年人民币国际化可谓硕果累累,但却依然任重道远,资本项目管制似乎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瓶颈”。

“沪港通”的推出一个重要背景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尽管目前“沪港通”属于“闭环交易”,且额度有所限制,短期内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较为有限,但“沪港通”的推出将为下一步资本账户开放打下基础。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从国际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兑换进程往往伴随着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无论是现在的“沪港通”,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沪伦敦通”、“沪纽约通”以及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的各项探索都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前提和必要的纵深。”


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业内一度存在争议。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张新此前公开表示,央行将全面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国务院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总体方案中,也强调要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张新同时指出,在上海自贸区试验的是“分类别、有管理”的可兑换,所谓“分类别”是对实体经济有迫切需要的部分搞可兑换,所谓“有管理”就是继续实施必要的审慎管理。

上海市金融办综合处处长崔远见透露,上海自贸区下一步的重点之一是在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这一块,还要把外币、证券、保险这些功能都囊括到自由贸易账户中来。

“自由贸易账户是个非常好的载体,我们要用好这个载体。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那么多分项,想推哪项可以先到自贸区来试,成熟一项推进一项,”崔远见坦言,“自由贸易账户和‘沪港通’就好比是双向开放的两条腿,这两个轮子同时驱动可以为下一步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很好的驱动力。”

在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部执行董事梁兆基看来,“沪港通”的开启以及上海自贸区的成立为人民币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平台,通过逐步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来促进人民币的使用。

人民网上海11月18日电(魏倩)沪港通首日资金出现一边倒,沪股通额度提前用尽,而港股通仅用近17%。上海交大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钱军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不必过多解读。沪港通是“试验田“,只要规范化,风险控制没有问题,口子应该更大,可开更多。

从17日全天成交情况来看,沪股通与港股通共使用额度147.67亿元。其中,沪股通触及单日130亿元的额度限制,港股通使用额度17.673亿元,剩余单日额度87.327亿元,使用额度为当日可用额度的16.83%。

截至当日16:00,上证综指报2474.01点,下跌0.19%,成交额1992.65亿元。沪港通指数报2152.85点,下跌0.23%。

对首日呈现“北火南温”市况,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对媒体表示,沪股通首日交易以大户、大单和大盘股为主,当中有相当部分为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转换,新增资金没有那么多。另外,AH股价差亦是交易主题。

有分析认为,香港等海外投资者早可通过QFII等投资A股市场,且北上资金成本也较南下低,预计“北火南温”未来一年内难以扭转。钱军则指,不能从第一天情况判断今后走势。由于两地市场交易上有很多细节差异,内地投资者比较谨慎观望。而香港上市公司多为内地公司,除了门槛外也有其他局限性。“实际上从熟悉程度上说,是人家进来容易“。

另考虑到利率风险,如果短期看好人民币对港币升值,交易成本需重点考虑。

不过“首日总体上顺利,表现比较理性。北上资金积极是好事,某种意义上好于预期。“钱军指出,外国投资者并不会跟投国内热股,他们可以带来海外的声音,比如公司治理,现金红利等方面,大陆很值得期待。

港交所主席周松岗17日也表示,额度方面开始这几天因为多数是买多卖少,上海因为不能即日买卖,当天基本全部是买盘,要等多几天才能观察到情况。

而额度调整方面,李小加表示目前没有时间表,要看市场整体运作情况,收集更多地数据分析后再做评估。他并称,在全球金融市场来看应该是最大的一次资产重新分配、重新平衡有可能开始。

钱军亦表示,沪港通是第一次跟国际市场打通意义很重要,是非常好的“试验田“。过去中国资本市场是过度谨慎,沪港通是可见又控的,其做好的标准,不是上证指数要涨多少,只要规范化,风险控制没有问题,口子应该更大,而且应该开更多。

沪港通在经历7个月的运筹,终于在今日呼啸而来。

根据沪港通上线首日港交所的数据,盘前竞价时段,沪股通130亿元的限额就已消耗55%。截至今日13:59分,沪股通今日余额全部消耗殆尽,提前逾1小时结束交易。而彼时,港股通额度仅仅用了10%,仍有91.24亿元剩余。首日交易,沪港通呈现出明显的“北热南冷”市况。

对此,业内人士并不意外。

首先,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自今年7月沪指从2000点展开的一波崭新牛市行情恰恰印证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和潜力,A股的吸引力和挖掘空间更加显著,一些被低估的质优蓝筹股将受到更多海外新增资金的青睐,此次此刻推出的沪港通通道,可谓正当其时。

武汉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董登新指出,相对于从6000点坠落并逐步企稳进入慢牛起步阶段的A股,港股处于历史高位,因此香港投资者更倾向进入A股市场避险投资。

其次,业内人士指出,大陆股民属于风险厌恶型的较多,对于港股交易的熟悉程度、对于港股风险波动的承受程度、对于除股票之外衍生品的了解程度等的不足,制约了大陆投资者投资港股通的热情。

再次,为防止互联互通带来的潜在风险,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设定了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元的门槛也成为大陆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隐形门槛。

此外,港币汇率过高的买入和卖出价差也被认为是阻碍港股通的又一大原因。上交所近日公布的港币汇率买入参考价为0.7671,而卖出参考价为0.8145,二者有着0.0474的差值,也就是约5.82%的汇率差。举个例子,若投资者花费50万元买入港股标的,换汇后港股资产变为61.38万港元,一旦投资者执行卖出,换回人民币后,原始金额缩减为47.09万元。也就是说,即便所买港股通标的没有涨跌,由于汇率原因,一买一卖就已经亏损2.9万元。不少投资者表示,与其不遭受港股通这一渠道的交易成本折损,还不如直接去开港股账户。

但从长远来看,港股通对大陆投资者而言,还是投资产品的富矿,其运作机制更为市场化、投资品种也更为丰富,投资者在经历一个适应和培育期之后,港股通的热情势必逐渐升温。

阔别七年,内地与香港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试验再次起步,毋庸置疑的是,七年前惨淡收场的“港股直通车”让投资者多了几分成熟与冷静,投资理念更趋于理性化。业内人士指出,一是两地的交易规则、佣金费率、流动性环境和投资标的均有较大差异,个人投资者对彼此股市均不熟悉,再加上有一定程度上的监管手段干预,从短期看,多数个人投资者选择观望可以理解。

从B股到国际板,从“港股直通车”再到“沪港通”,为进一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监管层通过顶层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正在不断迈进。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今日沪港通开通仪式上表示,沪港通是推进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首日港股通反应较为平淡,对此并不感到着急,他强调一切交易正常平稳,沪港通发展“要慢慢来”。(文/闫雨欣)

新华网香港11月17日电(记者 牛琪)沪港通17日正式开通,当日上午投资者表现谨慎。

开市后港股高开低走,截至午盘报23974.17点,跌113.21点,跌幅0.47%。原预计很快用尽的沪股通投资额度,直到午间休市,规定130亿元人民币的沪港通每日北向额度仍剩余23.79亿元人民币,出乎此前预期。

当日,港股高开225点创近两个月新高,但开盘后受获利盘回吐压力,大市快速回落并跌穿24000点,最低跌至23848点,蓝筹股多数走软。

截至12时,经沪股通买卖上海股票的每日额度已消耗约82%。

据了解,沪港通试点初期,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总额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105亿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当日说,不着急于沪港通开通后的短期表现,最重要的是交易安全及顺畅进行。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黄少达 杜少军)自4月10日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获批开展,沪港通终于“修成正果”: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沪港通于11月17日正式开闸,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财政部等在一周内密集出台政策,对沪港通涉及所得税、营业税和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QFII、RQFII所得税,以及配股原则等予以明确,基本扫清了政策障碍。目前的“遗留问题”,主要包括T+1和T+0如何衔接,以及涨跌幅限制等,但从有关方面表态看,应该很快会有解决方案。

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沪港通的成功上线,绝不仅是两地投资者能够互相买卖股票,而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重大改革,具有探路、试水的角色。因此,在沪港通的稳步、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改革必将延伸至深港通,并最终实现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的无缝对接,为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而早在9月初,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就表示:“在沪港通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支持深港两所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化和丰富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并对深交所未纳入试点做出解释,即初期由沪、港交易所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有利于平稳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上海、香港两地市场估值水平较为接近,沪港通对两市场估值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防范风险,确保试点平稳起步等。


深港两地也一直在积极推动深港通事宜。一方面,广东省6月发布的《虎扑篮球: 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统,通过联网交易等方式加速两地证券市场融合”。而日前深圳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也表示,虽然目前深港通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进入报批流程,但正在全力推进,希望能够在沪港通落实后尽快推出。

另一方面,香港方面积极性也颇高。最新的信息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11月10日称深港通会是“下一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被问及是否会研究深港通时表示,当下先着眼沪港通的平稳推出及安全营运,至于会否再建另一条桥市场可再作讨论“肯定会再建别的桥”。

实际上,A股市场成立20多年来,有关上交所、深交所定位等顶层设计问题 始终是热议的话题。目前来看,从中小板、创业板推出表明,上交所、深交所、新三板市场定位基本明确,即力求最终建立起类似美国主板市场-全美证券交易 所、二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等模式。其中,关键在于循环通道的畅通,只有真正建立注册制背景下的能上能下、大进大出格局,A股市场才能完全打开大门,在全球市场搏击风浪。而不论是沪港通,还是未来有望推出的深港通,都将以改革开放的方式倒逼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完善自我,以更健康、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迎接挑战。

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记者 潘清)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上海和香港交易所同时举行。伴随两个市场同时鸣锣开市,沪股通和港股通首单交易“花落”伊利股份和长江实业。

17日上午9时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共同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当日交易鸣锣开市。这一锣声非同寻常——伴随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沪港两地证券市场成功实现联通,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迈入了新纪元。

自今年4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以来,沪港通试点历时7个多月筹备,于11月10日正式获批。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开通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沪港通是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沪港通的构想来源于市场,顺应了投资者的需求,是沪、港交易所敏锐把握大势、勇于开拓创新、长期精诚合作的成果。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

肖钢表示,沪港通丰富了交易品种,优化了市场结构,为境内外投资者投资A股和港股提供了便利和机会,有利于投资者共享两地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两地资本市场的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实力;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致辞时表示,沪港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巩固上海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

“沪港通能够顺利开通,凭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说,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任务目标,同时又恰逢上海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契机,为沪港通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这是“天时”;上交所和港交所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两个市场同属一个时区,规则、文化、习惯相互熟悉、彼此影响,为沪港通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这是“地利”;沪港通提出后,得到了国务院的关注和重视,得到有关各方的支持和指导,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是“人和”。

桂敏杰说,沪港通是国家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也是我国资本市场新一轮高水平双向开放的升级版,对上交所来说,更是朝着国际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业界普遍认为,沪港通的启动是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的起点而非终点。其首日平稳运行,为资本市场今后继续推动双向开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沪港通将于17日正式启动的消息,引发了资本市场欢欣鼓舞的浪潮:上证指数强劲攀升,“沪港通开启牛市”的预测不绝于耳。在投资人看来,“沪港通”已经成为继上海自贸区后,发源于上海本土的又一重磅 “利好”。

如果更深入探究便会发现,与一年多前设立上海自贸区一样,“沪港通”虽然立足于上海,但其影响范围却绝不局限在一座城市,甚至也不局限于内地。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出的全新步伐,沪港通与上海自贸区一样,被国内外有识之士寄予厚望:这两枚棋子或将影响和改变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走势。

当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亚洲博鳌论坛上首次宣布适时推出沪港通时,内地、香港上下欢欣鼓舞,媒体普遍称此为内地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则向媒体反复强调,正是中央政府“以开放促改革”的理念,促成了沪港通的水到渠成。

回顾中国最近3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改革与开放,共同谱写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篇章。眼下,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变速期,中国制造正在向中高端迈进,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开放环境中壮大自己,需要找到新的支点,以开放促进改革,进而倒逼改革。

事实上,无论是今天开通的“沪港通”,还是去年9月正式挂牌的上海自贸区,都体现出中央决心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进而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沪港通引发的资本市场热潮足以说明民间对于这项政策的高度期待,而上海自贸区这片成立一年多的“试验田”,其成果特别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经为国内许多省市广为复制。

今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之际,自贸区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众多企业对自贸区“用脚投票”,区内登记注册的企业在一年内由原有的8000多家增加到20000多家,金融机构也从原有的10家增加到78家。而在惠及区内市场主体的同时,这片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上长出的制度种子,也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香港《南华早报》曾发表评论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说明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决心推动拖延已久的经济改革。李克强总理则在早先视察上海自贸区时强调,设立自贸区的原因,一是为了探索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为了探索处理发展与开放的关系,三是为了推进金融改革创新。

在沪港通正式启动之际,回顾两项重头政策的缘起,更有利于我们解读其中的“利好”涵义:上海自贸区和沪港通绝不只是一时一地的局部利好,其所孕育的体制机制变革,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遇到的挑战“破题”。(郑北)

本报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李丽辉、许志峰、吴秋余)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此次沪港通试点,对内地个人买卖港股差价三年内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主要考虑沪港通尚处于启动试点阶段,为吸引内地个人赴港投资,推动沪港通的开展,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免税期限暂定三年,未来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开放的总体情况等综合因素再统筹研究。

根据内地和香港税收安排以及我国与多数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对非居民的股份转让所得除少数情况外,基本是不征所得税的。因此政策上明确,对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买卖A股的差价暂免征收所得税。

除沪港通外,目前境外投资者已通过QFII、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考虑到QFII、RQFII和沪港通在交易性质和经济实质上的类似性,在税收政策方面宜通盘考虑。因此,对QFII和RQFII取得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一并给予免税待遇。

此外,自2014年11月17日起,对香港市场单位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上交所上市A股的差价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香港市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上交所上市A股,按内地现行税制规定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继承、赠与联交所上市股票,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新华网香港11月16日电(记者牛琪 黄歆)“沪港通为促进两地金融合作和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大里程碑事件,沪港通让人民币首次大规模地成为国际投资货币。

据李小加介绍,这种新模式最重要的几个特点是:交易总量过境,以达到最大的价格发现;结算净量过境,以实现最小的跨境资金流动;结算交收全程封闭,实现风险全面监控;全程人民币跨境流动,为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跨越发展。

“沪港通很重要的新特点是让两地交易所、结算所成为‘转换器’、‘翻译器’,把两边市场80-90%的差距都吸收、转换,从而让两地投资者可以基本按照本地市场的习惯,在本地系统和监管框架下来完成投资。”他说。

对于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行为等,李小加认为关键在于两地市场的监管互助或交易所协调管理。他特别提到,沪港通为跨境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而两地证监会扛上了艰巨的监管责任。如何协调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变成很大的挑战。

李小加为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沪港通就好比把隔壁餐厅的饭菜端到本店来,让消费者坐在本店也可以享用两边的菜。那么这时候本店老板对隔壁餐厅的菜就不可能完全没有责任,万一菜品出了问题,两边老板就需要一起协商解决,所以“两个监管者的合作和互助是成功的关键”。

“就他们最后签订的监管互助协议而言,全世界没有哪两个监管者能作出这么高层次的、深度的和广泛的约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李小加说。

沪港通的另一个突破是全程使用人民币跨境流动。“沪港通让人民币首次真正成为一种国际投资货币。”李小加说,投资者带人民币出境,在境外兑换成港币后投资港股;国际投资者则先换人民币,再用人民币投资A股。通过沪港通,人民币真正从贸易结算货币“升级”为投资货币。

而投资货币一旦形成,离岸人民币市场将会活跃起来,汇率市场化的要求也会增加,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产品和利率产品都将次第涌现,这对将来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改革都是大好事。

“这将是中国金融市场一个很重大的里程碑事件,只有大规模变成国际投资货币后,才有可能慢慢变成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他说。

“将来沪港通做大了做好了,它的成功模式可以扩大、延伸与复制,这种模式也许有一天可以帮助中国交易所实现国际化的梦想。”李小加指出,未来20年将是中国资本、中国市场、中国系统和中国标准崛起的时代,如果将来能通过沪港通将两地监管系统和市场结构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在中国人走出去的同时,把世界带到中国。

新华网香港11月16日电(记者苏晓、牛琪、黄歆)沪港通即将于17日正式启动,香港金融业人士表示,期待已久的沪港通真正实现了内地与香港的互利共赢,将为未来两地金融领域深化全面合作提供借鉴。他们表示,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内地与香港进行金融创新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带有里程碑意义。

A股市场未来可能被纳入全球主要股市的参数

专家认为,沪港通有助提高上海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促进市场成熟稳步发展;内地投资者有序地到海外投资,有助内地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香港恒生银行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表示,与QFII、RQFII不同,沪港通是内地股市对外进一步开放,全球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能够透过沪港通投资上海A股市场。冯孝忠预计,随着沪港通启动,A股市场很可能在未来被纳入全球主要股市的参数,成为环球指数的一部分,这将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真正的国际化。

冯孝忠表示,在此之后,内地企业可透过沪港通增加融资能力。另外,沪港通也有助内地企业提升公司管治和财务透明度。“如果你是一个A股公司,在沪港通开通后,自然希望获得海外投资者的垂青,那么你就要增加自己的透明度、公司治理,还要到海外路演,这对整个A股市场公司管治、透明度都会有质的提升。”

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谢涌海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到底能走多远,人民币在境外资金量会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而沪港通提升了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功能,有利人民币国际化和海外人民币资金池总量增长。

沪港通将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带进一个新阶段

对香港来说,沪港通将有助于促进香港与内地市场的战略性融合,增加人民币资金于在岸和离岸市场之间的双向循环,进一步提高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并在过程中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谢涌海说,沪港通会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人民币存量和外汇交易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最主要的是资金流,沪港通能吸引全球资金到香港投资A股,内地资金未来也会通过香港进行全球配置,这有利于香港构成财富管理中心,也加强了香港与其他市场的合作。

此外,沪港通对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也很重要。谢涌海表示,算过一个账,沪港通将为香港带来60多亿港元的印花税收入和120亿港元的证券佣金收入。此外,沪港通也能带动很多行业,从而增加相关的税收。

冯孝忠表示,沪港通将香港离岸金融中心带进一个新阶段,成为境外众多人民币离岸中心中的中心,因为随着沪港通启动,只有香港是一个全面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其他市场可能有人民币贸易结算、外汇交易、货币市场,但只有香港为投资者提供了人民币投资机会。

为促进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开一条新路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沪港通为促进两地金融合作和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开一条路,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其真正意义在于通过市场的融合与碰撞,把目前还未进入资本市场的巨额增量引入到两地资本市场。

香港资深金融专家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本次推出的沪港通是互联互通概念,上海和香港双方市场均受益,而且,透过香港,沪港通不仅开放给香港投资者,也开放给国际投资者,这不只是地区性的新闻,而是国际新闻,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件盛事。

冯孝忠也说,沪港通极大地发挥了香港与上海的互补性,是上海与香港真正的互利共赢。“在风险可控之下,‘沪港通’也保障了香港和上海不会形成恶性竞争,是对香港和上海最好的设计。”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谢国樑认为,沪港通启动后,相信股市互联互通模式很容易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债市、黄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等,都可以用沪港通模式加以研究,对促进两地金融市场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有很强意义。

国际金融业界将香港作为与纽约、伦敦并称的“纽伦港”。香港金融专家表示,虽然从金融枢纽来说,香港能够发挥纽约、伦敦一样的功能,但是从经济体量来说,香港与两者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透过沪港通,将大大提升香港的市场容量和规模,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从此将完全不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