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B是另一个好例子。每种认证体系都相信自己的规范中,已清楚、明确地定义了“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那为什么彼此之间仍有些差异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五位具有权威地位的林业专家,并且相信这些专家可以花数小时辩论,如何明确地界定“高保护价值森林”。
在许多方面,每位专家都有其正确观点,正如同上述各认证机制都有其正确的一面。也就是说,只要你购买的任何纸制品包装上,印有任何一个认证标识,晚上便可安心入眠,因为你知道你在帮助保护世界的天然森林。
然而,所有认证体系皆败在“高保护价值森林应被保护的方式”此声明的背后意义。“不砍林”并不是“保护森林”的同义字。保护森林应是积极的作为,而不是被动。它需要透过林业公司的投资,来确保大范围的土地受到长期保护。这并非只是防止非法侵占和砍伐的管辖范围,这样的行动本身,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的投入。
森林养护同样需要企业对所保护森林周围的社区进行教育、创造工作机会和推动经济发展。并确保这种长期养护计划不沦为任何一种认证体系的形式而已。
选项C, D 和E是类似的理念。可持续森林管理(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SFM)和保护高保护价值的森林(HCVF)必须不仅仅是种植、砍伐和保护树木而已。同样需要保护濒临绝种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天然森林中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在此产业的每个企业都需认识到,如果没有对森林管理、社会、经济等议题报以同等的关注,生态保育根本不会存在。认证体系要有效地规范与验证在社区发展的投资是非常困难的,而那又是对森林长期保护十分重要的。因此,以上选项C、D、E,都不正确。
选项F是最具争议性的,目前只有两种认证体系是真正国际性的,所以我们只看FSC和PEFC这两种认证体系是否公平的对全世界国家采用同一套标准。你可能会问,为何记录显示,相较于新兴市场,这两个认证体系不成比例地大量落在北美和欧洲已被认证的森林中。但至少PEFC是开放式的,积极地与全世界新兴市场的公司合作以促其获取森林认证。
而FSC因其10.9条款而“著名”,即所谓的1994条例,或者说他的协会政策。1994 条例规定,任何于1994年后建立的人工林不可获得认证许可。
为何是1994年?看来是个很武断的时间点。除了FSC在这一年成立外,很巧地,也是新兴市场开始大规模培育人工林的一年。换句话说,在FSC成立之后,不管在何处培育的人工林都不可能是受负责且可持续的管理?同时,我们却都应毫无怨言地接受在FSC成立前,因砍伐天然林而后所培育的人工林?
这有效地排除了印尼市场、及许多在近20年才开始经营浆纸工业的国家。同时保护了较老、发展相对成熟的市场(是的,就是北美及欧洲)的利益,许多人认为其已失去竞争优势。
虎扑篮球:选项F是错误的,更无需赘述,重点是它影响了选项G即是否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先。大多数热带地区的浆纸新兴市场,具有纤维原料增长迅速、循环周期较短、以及高产等特色。在这市场下的企业,配备了更先进、更高效的新兴工厂,使得他们可生产出极具价格竞争力的高质量纸品。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老一代市场来说,却不见得。这又回到了1994条例。
从营销角度看,国家性的认证体系几乎没有营销预算。PEFC做得很不错,靠着手边可运用的营销经费,建立品牌的可信度。没有人会质疑FSC的定位,因为其强大的营销运作。
每年有数以百万的预算用于说服消费者以及采购专家,FSC是唯一公平公正、值得信赖的以最好的方式保护森林的认证组织。有人或许会奇怪,这些钱从哪里来?一名FSC的支持者是以将60%的预算花在广告上而恶名昭彰的。
也许这些营销费用产生的最大影响,即是制造了市场混淆。这样的混淆,引导消费者轻易地做出「安全」的购买选择。正如那句商业箴言所说:“从没有人因为选择IBM而被解雇”,虽然它价位高、利润少,但它低风险。
如果关起门来谈公平竞争,这种市场混淆将带来潜在的高成本。消费者会面临高价位又选择有限的情况。对于印尼数百万名每天认真工作的人们、并依赖森林产业养家活口的国家而言,工作将充满风险。在新兴国家的儿童们,也将会失去享有私人林业公司每年在社区教育上投资的成果。
企业积极主动经营生态保育区的投资将付之一炬,濒临绝种的动物也将受到盗伐及非法侵占的威胁。最后,你将意外地发现,我们的天然林也暴露于危机中。
所以,答案是甚么呢?如何在采购原则上促成“I. 以上皆是”?答案是从开始对市场垄断者说不,并且对于认证体系,有较宏观的观点。现在有众多的认证体系,都对保护森林和供应链的正当性上,有相同的把关作用。
但我们必须记得这些认证体系,只是参考,并非绝对值。负责任的采购行为不仅仅是取得认证证书。它需要考虑这企业在可持续经营上的作业,着重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上的平衡,同时以消费者利益为先,这才是负责任的购买行为。
负责任的采购是全面深入了解后理性选择的结果,而非由营销口号衍生的所谓安全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