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一半的奖金,共5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万美元);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另一半奖金。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博伊尔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阿默斯特,史密斯193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69年博伊尔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发明了CCD图像传感器。

' />

卡萝尔·格雷德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自1990年开始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 《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5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这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100次确定获奖者,也是首次由两名女性同时摘得这一奖项。


美国“三剑客”分享142万美元奖金

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5日于欧洲中部时间11时30分公布评选结果。

美国人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始于上世纪70年代涉及如何完整复制染色体以及如何避免染色体老化的研究而获奖。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和生成端粒的酶,即所谓“端粒酶”。

评审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所做研究“解决了生物学上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约兰·汉松负责通知身处大洋彼岸的获奖者。“他们都在家,我幸运地找到他们所有人。接电话时,他们略带睡意,但挺开心。”汉松告诉路透社记者。

布莱克本凌晨2时左右在电话铃声中醒来。“获奖总是件好事,”她告诉美联社记者,“与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分享这一奖项挺不错。”

格雷德清晨将近5时得知自己获奖。她说:“这真令人激动。这种事情事先没法预知。”

帮几名子女做好上学前准备后,格雷德发表声明:“令像我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每当我们完成一系列实验、以为解答了一个问题时,又会冒出3个或4个新问题。”

接到汉松来电后,绍斯塔克告诉美联社记者:“总有发生这类事情的细微可能。所以,当电话铃响起时,我想,也许就是它了。”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前总有不少获奖热门人选的猜测,这次3名获奖者皆为预测者们重点关注的人选。

布莱克本、格雷德和绍斯塔克2006年共同摘取艾伯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即美国医学界最高奖项。不少艾伯特·拉斯克奖获得者日后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因战争等原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9次空缺。今年是这一奖项自1901年以来第100次确定获奖人选。按照惯例,一项诺贝尔奖最多由3人共享。3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2.7万美元)奖金。


璀璨“姐妹花” 两名女性还是师生关系

两名女性科学家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同时获奖引起广泛关注。当发布会现场记者询问这是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首次由两名女性分享这一奖项时,评审委员会回答:“是的。”

这以前,已有192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其中8人为女性。

布莱克本1948年生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在墨尔本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7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从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现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布莱克本从小对生物感兴趣,甚至唱歌给动物听。

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把布莱克本列入“世界上10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但错把她的年龄写为44岁。谈及这件事,时年58岁的布莱克本告诉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我可不会要求纠正。如果他们想把时钟往回拨,挺好。”

格雷德1961年生于美国加州,后随布莱克本攻读博士,现为马里兰州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她与导师布莱克本共同研究染色体端粒和端粒酶,获得不少重要发现。

绍斯塔克1952年生于英国首都伦敦,本科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79年前往哈佛大学医学院创立自己的实验室,现为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他首次成功制成酵母人造染色体,为后人绘制哺乳动物基因图和操纵基因创造了条件。


突破“三道门” 有助于攻克癌症和衰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般颁给在相关领域实现特定突破的研究人员。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鲁内·托夫特戈德说,端粒和端粒酶研究有助于攻克医学领域三方面难题,即“癌症、特定遗传病和衰老”。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能阻碍细胞老化。如果端粒变小,细胞会加剧老化。布莱克本和格雷德在研究中发现一种能够促成端粒生成的酶即端粒酶,而癌细胞利用端粒酶实现扩散。绍斯塔克所做研究则加深了人们对端粒作用的了解。

评审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 “为世人理解细胞 (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理,促进开发潜在新疗法”。

汉松说,研究人员可依据布莱克本等人所获突破进一步开发血液病、皮肤病和肺病的治疗手段。

谈及研究成果对攻克癌症所作贡献,格雷德说,“刚开始这项研究时,我们丝毫不知端粒酶与癌症存在关联,只是对染色体如何保持完整无损感到好奇……我们所用方法表明,既可以针对特定疑问展开研究,也可以凭本能做事”。

绍斯塔克说,自己出于对脱氧核糖核酸(DNA)如何实现复制感兴趣而展开研究,“当时并不知道后来会发现那许多关联”。(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观察

三人共享有几多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让三位科学家共享这一殊荣。

实际上,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这已是第30次三人共享该奖。

诺贝尔委员会对同时让多人平分一奖解释说,有时一年有两类研究项目同时获得评委的认可,因此有必要向两类项目同时颁奖,而有时被认可的研究项目中又有一位以上的杰出科学家。不过,诺贝尔委员会还从未向三位以上的科学家同时颁发这一奖项。

至今,已有195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只有10名女科学家,包括这次获奖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萝尔·格雷德。

此外,这一奖项的最年轻获奖者是因发现胰岛素而获奖的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他在1923年获奖时年仅32岁;最年长的获奖者是因癌症研究而获奖的美国科学家劳斯,他1966年获奖时已是87岁高龄。

' />
据国外媒体报道,北京时间10月5日17点30分(格林尼治时间10月5日9点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得主是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赖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染色体如何受到端粒和端粒酶的保护”。

美国科学家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

美国科学家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

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赖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


中新网10月5日电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 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 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 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于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来自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出生于1961年。另外,杰克绍斯塔克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他于195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们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今年另外几个诺贝尔奖项的揭晓时间分别为:

物理学奖:格林尼治时间6日9时45分(北京时间6日17时45分);

化学奖:格林尼治时间7日9时45分(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文学奖:格林尼治时间8日11时(北京时间8日19时);

和平奖:格林尼治时间9日9时(北京时间9日17时);

经济学奖:格林尼治时间12日11时(北京时间12日19时)。

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 1000 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近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名单及其主要成就: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他们分别在宫颈癌致病因和艾滋病病毒研究上有突出成就。

2007年,美国犹他大学Eccles 人类遗传学研究所科学家Mario R. Capecchi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会山分校医学院教授Oliver Smithies 与英国科学家卡迪夫大学卡迪夫生命科学学院Martin J. Evans因干细胞研究获得此奖项。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

' />
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于格林尼治时间5日9时30分(北京时间今日17时30分)揭晓,知名诺贝尔奖得主预测者、瑞典《每日新闻报》记者博伊斯指出,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或许是美加两国科学家之争,其中大热门是加拿大两名科学家,他们于1970年代发现干细胞,为人体医学研究打开新一页;而美国3名科学家则发现细胞老化和患癌之谜,对应付癌症和老化有重要影响。

加拿大的卡洛克和蒂尔是最早发现干细胞的科学家,二人早于2005年便获颁被称为“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过去多名获此奖的人都能成为诺奖得主。

干细胞是人体最原始细胞之一,经培植后可修复受损细胞、组织甚至内脏等,随着近年医学界广泛研究,干细胞已有望协助治疗老人痴呆症、心脏病、糖尿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近日更有科学家成功从皮肤培植干细胞,进一步减少使用胚胎干细胞等道德争议。

至于发现细胞老化和患癌之谜的美国科学家布兰克波恩、格雷德及绍斯塔克,博伊斯称由于3人的研究涉及化学范畴,故亦可能获化学奖。

另外也有媒体预测耶鲁大学的詹姆斯-罗斯曼、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兰迪-舒卡文教授有可能获奖。他们在细胞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细胞膜传输方面的研究。此外,来自日本东京小川生命科学研究基金会的小川诚二(Seiji Ogawa)也是热门。小川诚二发现磁共振成像能够用来实时监测脑部的氧流量。

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与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

今年另外几个诺贝尔奖项的揭晓时间分别为:

物理学奖:格林尼治时间6日9时45分(北京时间6日17时45分);

化学奖:格林尼治时间7日9时45分(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和平奖:格林尼治时间9日9时(北京时间9日17时);

经济学奖:格林尼治时间12日11时(北京时间12日19时)。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间尚未最终确定。与去年相同,今年诺贝尔奖每项奖金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传统,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依然将在今年12月10日举行。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以外,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都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 />
2009年的诺贝尔奖将于10月5日至9日陆续公布,诺贝尔奖的话题也将再度吸引人们的眼球。

日前,10位学者联名签署致诺贝尔基金会的公开信在英国《新科学家》上发表,请求改革诺贝尔奖评奖规则,一是增设“全球环境和公共卫生奖”,以奖励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消灭重大疾病和促进公共健康等 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或组织;二是扩展现有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或增设相关奖项,使其得以覆盖整个生物学领域。因为,在当前奖项设置下,许多领域的重要成就将难以获奖。公开信也递交给诺贝尔基金会执行主任米凯尔·索尔曼。

尽管改革诺贝尔奖的呼声较大和理由较充足,但诺贝尔奖的改革也许在近期很难实现。因为,索尔曼也已表示,改革诺贝尔科学奖的机会不大,基金会的理事会一直反对增设奖项,认为此举费时又会大大增加支出。

尽管如此,改革的呼声将不会停止,诺贝尔基金会和评委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形成规模了,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让诺贝尔奖所评选的产品更能深孚众望。其实,早在诺贝尔奖百年诞辰之时,一些科学家和前得奖者就纷纷批评诺贝尔奖的公正性。理由是,得奖的研究项目并不能反映当代顶尖科学的最新趋势。例如,诺贝尔奖仅仅把自然科学分为物理学、化学、医学三科,而今天飞速发展的基因和分子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天文学等都与诺贝尔奖无关。

另外,诺贝尔奖的获奖内容也一直受到批评。一些科学家认为,近年得奖的研究项目愈来愈晦涩难解,物理学奖的研究更有钻牛角尖之嫌。很多得奖物理学家其实不过发现了某种粒子,这些发现对促进科学发展根本没有多少重要贡献。负责评选物理奖的瑞典皇家学院也承认,需要检讨评选准则,以免因曲高和寡而影响诺贝尔奖的声誉。

显然,这些质疑更多的是针对诺贝尔奖的6个评审委员会,似乎与诺贝尔基金会无关。但是,诺贝尔奖的改革无论是评委会还是基金会都有责任。以诺贝尔基金会为例,如果没有改革和与时俱进,诺贝尔奖的奖金肯定会入不敷出。正是诺贝尔基金会明确其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实现财产保值和利润增值,诺贝尔基金会的对外投资和赢利规模才能不断上升,也才能保证诺贝尔奖金的逐年发放和增值。

从获奖内容和项目看,1968年由瑞典银行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首次颁奖)也是对获奖内容和项目的改革,因此诺贝尔奖的改革应当是必然。当诺贝尔奖能顺应历史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革时,它的威望和公正性只会越来越高,其推动科学发展、经济增长和文明进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