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理论参考 > 正文
社区公推直选: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实践探索
www.fjsen.com?2009-11-24 09:18? 中共南京市委?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二是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员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推动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从这次公推直选的全过程来看,广大党员始终是参与的主体,最活跃的始终是党员。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公推直选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有效保障和充分体现,增强了他们的党员意识和权利意识,激发了他们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他们在实践民主中学习了民主。363个社区选举大会的平均到会率93%,最高的达99%。一些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党员坚持要家人推着轮椅参会;有些非公企业党员专门调班或请假来参会;有些党员在参加选举大会前召开家庭会议,和一家人商量到底选谁;还有不少居住在社区但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党员也主动要求列席会议。

三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这次363个社区的公推直选,不仅是7万多党员的事,更是涉及 占南京市区人口一半的270万社区居民的事。通过深入发动、驻点调研、现场提问等环节,老百姓广泛参与进来,可以直接向候选人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也知道了社区干部是怎么选上来、上来后能为自己做什么。这一过程,既是对党的工作进行宣传的过程,也是群众发自内心认同党组织的过程。这种认同,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选择主体的变化,使权力授受关系更加清晰,也引发了干部执政理念的转变,促使他们上任后自觉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起来。

从2004年的零星试点到今年面上的整体推进,我们对公推直选的程序安排、关键环节、过程控制有了更准确的认知和把握。从南京的实践看,公推直选有效而可控,积极而稳妥,是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切入点,符合国情、党情、民情。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深化工作,最近,我们邀请党建、党史、政治学、法学等理论界的知名专家,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就公推直选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及完善思路等,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我们还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实施办法(试行)》,计划今后在具备条件的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公推直选。同时,切实加强新任党组织书记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办法,保证他们既能上得来,又能干得好,而且干得比承诺的更好。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