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正确的“三观”是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之基
www.fjsen.com?2009-11-27 09:31? 李 平?来源:党建    我来说两句

这些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干部队伍年轻化取得明显成效,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的理论武装、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面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考验,面对权力、金钱、“酒绿灯红”的种种诱惑,有些问题在一部分年轻干部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对年轻领导干部的成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实质上是年轻领导干部审视自我、反省自我的过程,是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年轻领导干部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党对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新要求,坚定理想信念,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与良好的道德修养。坚定的政治信念可以支撑人的一生,可以转变为人生成功的强大动力。坚定的信念与良好的道德修养是靠学习得来的。年轻领导干部爱不爱学习,是不是真学真信马克思主义不单纯是知识积累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是够不够担当领导资格的大问题。领导干部的一生,应是不断追求知识的一生,必须始终保持不竭的学习动力。要下决心排除干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读书学习上;要及时运用学到的理论,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工作实践;要紧密联系形势和任务变化,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努力做到:把学习过程作为自我解剖的过程,下功夫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大是大非问题;把学习过程作为自我反思的过程,敢于在思想深处进行剖析,不断进行心灵的“吐故纳新”;把学习过程作为自我超越的过程,勇于摒弃那些过时的、陈旧的、落后的东西,确立起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二是要常怀一颗忧患警醒之心,常有自重自律意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为年轻领导干部,要常怀忧患之意,常怀自警之心。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我,最难战胜的是自我。年轻领导干部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对是非界限、政策界限、法律界限是清楚的,但为什么有少数人出现明知故犯、知错犯错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不起种种诱惑,缺乏一种内在的“定力”,正像有人讲的,是“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社会环境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脚步向哪里迈,关键是靠自己。年轻领导干部应当非常珍惜组织的信任和个人的政治生命,经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多年接受的教育熏陶化为内在的信念力量和约束力量。确实做到稳得住神、管得住身、抗得住诱惑,牢牢守住党性原则的防线、思想道德的防线和法规纪律的防线。 三是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作为年轻领导干部,要力戒漂浮作风、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诚信做人,踏实做事。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真抓实干、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年轻人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这种进取心应该充分肯定。对年轻领导干部尤其要强调,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勤务员,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自己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只要有了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才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实践证明,从长远看,当老实人不会吃亏,吃亏就在于不老实。那种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更重要的是,倘若私欲膨胀,官迷心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迟早要跌大跟头。年轻领导干部要牢记,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不忘党纪国法;在创造政绩的时候,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处理问题时,能够以人民的利益为第一位。要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只要信仰坚定、品德高尚、工作努力、业务出众,一定会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作者单位:山东东平县委党校)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