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中国模式”与 “西方民主”模式有关问题的探讨
www.fjsen.com?2009-12-01 08:57? 汪守军?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很显然,中国模式绝不仅仅是经济模式或政治模式,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在内的综合模式,仅仅从目前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或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下降,或国际影响力的稳步迅速提高来片面归纳或总结“中国模式”都是不全面的。中国模式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时代因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全球化背景因素);既吸取了自己的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因此有了实际的世界意义。正如尹倩所说:“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蕴涵着中国发展道路的社会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传统、经济理论基础等丰富的内容,故而更宜用于中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国模式”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凸现出来的,而在此之前的探索,仅仅是“中国模式”形成的历史准备,它不构成今天“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时间维度上,“中国模式”特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与经验,其内容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综合性的概念。“中国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对现实社会发展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的“中国模式”,也必然处于不断发展中 [1] 。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模式”

1.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执政理念与“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民主”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把代表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终身的奋斗任务,表现在民主革命时期确立的“最低革命纲领和最高革命纲领”,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这一政党理念在取得执政地位后更新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也是“中国模式”的政治价值选择和追求,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由于“中国模式”确立是为了找到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根本目的是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重点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与人友好和谐等的需要。这其中就包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和民主政治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最广大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造就了“中国模式”,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和执政理念决定了“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而“中国模式”的价值选择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理念和执政理念,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使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得到了动态的辨证统一。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