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周隆滨: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www.fjsen.com?2009-12-28 15:02? ?来源:红旗文稿    我来说两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形态,邓小平指出:“我们说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8页)因此,在他的著作中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可以理解为,就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谈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时,首先要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进行考察。这个优越性在经济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什么是评价社会制度优越与否的首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发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五种依次更迭的社会制度。每一种社会制度在其初期能够适合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是进步的。后来随着生产力发展,原来的社会制度逐步成了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发展缓慢停滞,成为了过时的落后的社会制度。依据这样一个客观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评价社会制度是否优越、进步的首要标准或最高标准,就是看它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尽快发展。毛泽东曾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2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

在现实世界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到底哪个能使生产力发展更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并且在许多方面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速度一般只有1%到4%。而发生经济危机时,就变成负增长。新中国成立已60年了,前30年经济年增长率为6.1%,后30年为9.8%。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显然比在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快得多。如果社会主义不是优越于发达资本主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西方学者常常使用:“基数(经济总量)大,发展慢”的论点来辩解,认为西方大国经济发展慢,同社会制度是否优越无关。然而这种观点首先不符合人类历史,蒸汽机时代一国的经济总量显然比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大,但经济发展速度要快得多。中国的经济总量,经济规模在1978年很小,经过30年的发展,超过了法、英、德,还可能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是30年的经济年增长率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怎么能以“基数大,发展慢”来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社会主义中国凭借这个优越性,一定能够在本世纪中叶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西方大国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实体经济,形成经济衰退,美英德日法意无一例外地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经济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虽然有所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只有6.8%,但全年依然保持9%的增长率;2009年第一季度为6.1%,第二季度就回升到7.9%,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学者普遍认为8-10%的经济年增长率,都是快车道),全年“保八”的目标已无悬念。我国经济抵抗金融危机冲击的强大力量,同样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