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像“打黑”那样反腐
www.fjsen.com?2010-01-05 09:11? 刘益飞?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及其违法活动,在全国已有多年,但此次重庆“打黑”,却震动全国,效果明显,影响空前。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另一个问题,能不能学习借鉴重庆成功“打黑”的经验,像“打黑”那样反腐呢?应当说,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是一丘之貉,有若干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对人民利益和社会和谐的反动,都是借助和利用公权力失去监督的产物,都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行径,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既得利益链条,都是长期打击不力以致养痈遗患的恶果,都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因此,从根本上讲,“打黑”与反腐,就理应有许多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

那么,“打黑”对于反腐,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

像“打黑”那样义无反顾。重庆此次“打黑”的决心是空前的,用当地领导人的话讲,是“逼出来的”、是“没有退路了”,因而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以往可能存在的种种顾虑(如担心“打黑”影响稳定、冲击经济、有损政绩、牵涉干部、触犯“地头蛇”等)都不在话下了。所以在“打黑”的行动上才坚定果敢,放手一搏。与此同理,反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同样是没有退路的。但在不少地方和单位,在反腐败上却看不到重庆“打黑”那样的决心,往往是一般号召多,具体行动少;讲外地反腐败容易,但对本地的腐败问题及倾向却往往三缄其口;解决下级的腐败问题决心较大,但面对自身及上级的腐败问题却往往躲避遮掩;对反腐败做做姿态可以,但要真抓实干就顾虑重重、左顾右盼;对群众讲反腐败慷慨激昂,但关起门来却不能下决心与形形色色的特殊既得利益集团及关系网切割。如此精神状态,就导致不少地方的反腐败斗争一直处于一种沉闷的、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

像“打黑”那样从严治党。重庆“打黑”,不仅注重对“黑老大”一类人物的清理查办,更注重对其后面的“保护伞”即党政官员的严厉追究及查处,从而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要求。这一点,对于反腐败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所谓“严”,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即对党员的要求应比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更严格,对共产党内的道德标准和纪律约束要比其他政党及团体更严明,对党内违法乱纪案件的处理要比对一般问题的处理更严肃,对党员领导干部问题的处理应当比对一般党员问题的处理更严厉。如果做不到这些,从严治党就失去了自身特定的、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取得像“打黑”那样令人信服的反腐败成效,就必须像“打黑”那样旗帜鲜明地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实实在在地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